扬中初中生500元通话3小时,类似事件重演
一通不寻常的电话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让人心里沉甸甸的。前两天,扬中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消息在街坊邻里传开了。你说现在这些孩子,脑子里都在想些啥?五百块钱,对初中生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就这么花在打电话上了?
我邻居家老张的儿子,就跟这事儿沾点边。那孩子平时看着挺乖巧的,谁能想到会做出这种事。老张气得不行,在小区里跟我们诉苦:“我一个月给他六百零花钱,他倒好,攒着不花,就为了跟网上认识的人煲电话粥!”老张说到这儿,声音都抖了。
其实细想想,这事儿背后藏着不少问题。现在的孩子啊,压力太大了。学校里的功课压得喘不过气,回到家还得面对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他们心里的郁闷,该跟谁说去?这不,就想着法儿找地方发泄。
我听说,那个花500元打电话的扬中初中生,是因为在学校被同学孤立了。你想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班上没个能说话的朋友,这心里该多难受。白天在学校强颜欢笑,晚上回到家,只能抱着手机找陌生人倾诉。
一个需要重视的信号
这事儿让我想起前阵子看到的新闻,也是对于中学生花大价钱打电话的事。看来啊,扬中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这事儿不是个例。现在的孩子,表面上啥都不缺,可心里空得很。
我有个在中学当老师的朋友说,现在很多孩子都有类似的问题。他们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就转到网上找。可是网上的人,谁知道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些孩子涉世未深,最容易上当受骗。
想想也是,咱们小时候哪有这些烦恼?放学了跟小伙伴满街跑,天黑了才回家。现在呢?孩子一放学就被接走,不是去补习班就是被关在家里写作业。他们连个说知心话的朋友都难找。
老张后来跟我说,他儿子在电话里跟对方聊的都是些心里话。什么学习压力大啊,跟同学处不来啊,这些事儿从来没跟家里说过。老张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我们做父母的,就这么不值得信任吗?”
说到底,这事儿给所有做父母的都提了个醒。咱们是不是该多花点时间,静下心来听听孩子说话?不是那种“今天考了多少分”的质问,而是真心的、平等的交流。
你看那个扬中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事儿,表面上看是孩子乱花钱,实际上是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他们需要被理解,需要被倾听,需要有人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事儿啊,真不能光怪孩子。咱们大人也得反思反思,是不是平时太忙了,忙得连跟孩子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是不是总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却忘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
那天在小区里,老张最后叹了口气说:“以后每个周末,我都得抽出半天时间,就陪儿子聊聊天。”这话说得实在。孩子们要的其实不多,就是有人愿意认真地听他们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