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胶州夜间小巷仍存在吗
胶州夜巷的烟火气
昨天和老乡喝茶时,他突然问我:"你说现在胶州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这个问题让我愣了下。仔细想想,去年秋天我倒是经常在胶州老城区转悠。
胶州的夜巷子啊,就像藏在城市褶皱里的秘密花园。晚上十点过后,主干道的车流渐渐稀疏,但拐进老城区又是另一番景象。石板路被路灯染成暖黄色,几家烧烤摊飘着青烟,空气中混着孜然和烤韭菜的香味。巷口修车铺的王师傅正收拾工具,看见熟人还会招呼两句:"收摊啦,明天早点来!"
要说胶州夜间小巷仍存在吗?其实要看具体区域。新城区规划整齐,小巷大多变成了步行街。但老城区的脉络还在,比如城南那片,巷子窄得两人并肩都勉强。晚上十点正是热闹的时候,二楼晾衣杆挂着衬衫,窗户里飘出电视剧对白,偶尔还能听见谁家孩子在练钢琴。
记得有回晚上十点半,我在迷宫般的小巷里找一家糖水铺。拐了叁个弯突然豁然开朗,四五张折迭桌坐满了人。穿睡衣的大婶端着绿豆汤,几个年轻人围着吃芋圆。老板边舀芝麻糊边说:"我们这条巷子啊,地图上都找不到标。"
这些巷子能留下来,或许是因为街坊邻居的习惯。李奶奶在巷子口住了四十年,她总说:"没有这些弯弯绕绕,哪算过日子?"夏天晚上,她都会搬个小马扎在巷子乘凉,摇着蒲扇看孙辈追逐打闹。这种光景,在高楼小区里确实少见。
不过变化也在发生。有些巷子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墙角多了分类垃圾桶。原先坑洼的石板路重新铺过,但保留了原来的纹样。沿街的店铺换了不少新招牌,可修鞋、配钥匙的老摊位还守在老位置。
现在再有人问胶州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我会让他去老邮局后街转转。那里傍晚开始就摆出小吃摊,直到深夜还飘着锅贴的焦香。五金店的卷帘门拉了半截,透出里间打麻将的声响。这些看似平常的夜晚,织成了胶州独特的市井画卷。
或许过些年,有些巷子会变得更整洁规范。但只要推开某扇虚掩的木门,依然能看见葡萄架下的八仙桌,闻到厨房里飘出的葱花爆锅的香气。这些藏在夜色里的寻常烟火,才是胶州最动人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