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约茶上课,浏阳品茶学习交流
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浏阳约茶上课”这个词,刚开始我还纳闷,这年头喝茶都要专门报班学了吗?后来跟着朋友去过两次才发现,原来这事儿比想象中有意思多了。
记得头一回参加是在一个老小区的顶楼,推开木门就闻到淡淡的茶香。十几个人围着长桌坐,主理人是个穿棉麻褂子的姐姐,她边烫茶杯边说:“咱们今天不搞那些虚的,就聊聊怎么把茶喝明白。”她先在每个人面前放了叁只不同的杯子,分别泡着绿茶、乌龙和熟普。“你们先挨个喝,感觉哪儿不一样?”
从牛饮到细品的转变
我端起绿茶猛喝一大口,旁边的大叔笑着摇头:“小伙子,你这叫牛饮啊。”他示范着呷了一小口,在嘴里停留片刻才咽下:“得让茶汤在舌尖滚一滚。”跟着试了试,神奇的是,同样的茶居然真的尝出了青草香和若有若无的栗子味。以前我泡茶就是把茶叶往杯里一扔,开水一冲完事,现在才知道水温大有讲究——碧螺春得用80度水,铁观音就要沸水高冲。那次我带了自家放了五年的凤凰单丛,主理人看完直拍大腿:“这茶要醒的啊!”原来好茶像睡美人,得先用热水快速唤醒再正式泡。
慢慢地,我成了这类活动的常客。有个周末的品茶学习交流特别难忘,主题是“寻找记忆中的味道”。大家轮流分享与茶有关的故事,穿格子衬衫的程序员说他加班全靠武夷山岩茶撑着,卷发阿姨带来女婿送的明前龙井,说喝这口就想起西湖边的春天。最后主理人拿出珍藏叁十年的老茶头,茶汤入口那刻,满屋安静得只听见窗外的雨声。那种醇厚绵长的滋味,让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茶是时光的收藏者”。
现在周末只要有空,我还是会去参加浏阳的约茶活动。倒不纯粹为了学技巧,更多的是享受那种氛围——素不相识的人因茶相聚,放下手机认真聊天。上周还有个惊喜,认识了住同个小区的新茶友,现在我俩经常凑一起试新茶。这种以茶会友的快乐,确实给生活添了不少滋味。下次要是你在浏阳看到“约茶上课”的活动,真可以试试看,说不定也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