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小妹24小时喝茶,衢州姑娘全天品茶相约
衢州小妹24小时喝茶这事儿,说来还挺有意思。前两天我路过水亭门,晚上十点多了,老街上的茶室还亮着暖黄的灯。推门进去,正好听见两个姑娘在聊天:"今天这杯桂花乌龙,我从下午喝到现在,茶师都换叁班了。"旁边梳着麻花辫的茶艺师笑着接话:"咱们这儿啊,白天黑夜都备着炭火,随时能喝上热乎的。"
要说这全天品茶相约的习俗,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去年冬天我在斗潭河边认识位大姐,她家茶摊支着"昼夜不停"的灯笼。有回凌晨叁点我去凑热闹,竟看见几个刚下夜班的护士坐在那喝姜茶。"这条街走到头有叁家茶铺,亮着鹅黄灯笼的都是通宵营业的。"大姐边说边往紫砂壶里添水,蒸汽氤氲着把她围在暖光里。
茶香里的生活节奏
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衢州人把喝茶这件事揉进了生活缝隙。清晨五六点,老人们拎着保温杯在府山公园等第一壶开汤;午后书店里的年轻人捧着绿茶翻书;深夜的麻将馆门口,永远有冒着热气的茶桶。上次在荷花街道遇到个外卖小哥,他电动车筐里总放着两个杯子:"这个装龙井提神,这个装红茶暖胃,跑单到凌晨两点也不怕。"
记得有个月夜我在北门街晃悠,听见茶室传来琵琶声。循声进去,穿蓝布衫的姑娘正在茶台前冲泡明前毛峰。"这是今天第六轮茶了,"她指尖轻点茶海,"早上教茶道课,中午接待游客,晚上还有批夜猫子要来品月光白。"说话间,窗外飘来烤饼香,与茶香缠缠绕绕地融在晚风里。
现在连新区也延续着这传统。上次去西区政务大厅,发现等候区摆着二十四小时茶饮机,七八种茶叶任选。保洁阿姨擦着玻璃柜说:"半夜来办急事的群众,能喝口热茶缓缓心神。"这倒让我想起南孔爷爷的铜像前,总有人悄悄放上新茶——或许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待客之道。
前两天路过钟楼底,看见几个初中生围坐着写作业,手边人手一杯枸杞菊花茶。老板娘在柜台后摇着蒲扇:"他们每天都来,说这儿比家里有氛围。"玻璃罐里的茶叶缓缓舒展,像这座城市不疾不徐的呼吸。忽然觉得,所谓衢州姑娘全天品茶相约,约的不是茶,是种安顿身心的生活态度。
今早我又去水亭门那家茶室,发现他们新挂了块木牌:"晨起可饮露,夜归仍有茶"。梧桐树下,几个早起的大爷正在下象棋,青瓷杯里的茶叶徐徐沉浮。穿汉服的茶艺师正在插花,哼着听不清词的小调——这画面,倒比任何广告词都来得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