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课余品茶交流
柳州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事儿,最近在校园里悄悄流行起来。说来也挺有意思,现在同学们见面打招呼,都不问“吃了吗”,而是改成“下午要不要约茶去”。
从奶茶到茶室的转变
记得前两年,大家还都挤在奶茶店门口排队。可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往茶室跑。第一次被室友拉去的时候,我还挺纳闷:“喝茶不是中老年人才爱干的事吗?”结果一进门就愣住了——整整两层楼坐满了年轻人,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茶具。
大二学生小陈一边熟练地洗茶具,一边跟我说:“刚开始我也觉得喝茶挺老气的。但来过几次后发现,在这儿能真正静下心来。不像在奶茶店,吵得说话都得扯着嗓子喊。”他轻轻把茶杯推到我面前,“你尝尝这个金骏眉,是不是比奶茶舒服多了?”
约茶背后的故事
其实,学子课余品茶交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上周我在茶室遇见文学院的李悦,她正和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我们有个写作小组,以前在图书馆讨论总怕打扰别人。后来发现茶室特别合适,点壶茶能坐一下午,讨论累了就歇会儿,反而效率更高。”
更让我意外的是,这种柳州大学城学生约茶的风气还促成了跨专业的交流。学计算机的王明和学茶艺的刘芳就是在茶室认识的。“那天我正好在写代码遇到瓶颈,隔壁桌的刘芳看我对着电脑发愁,就请我喝杯茶聊聊天。结果我们后来一起开发了个茶文化础笔笔,现在都快上线了。”王明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要是在别的地方,我可能根本不会和陌生同学搭话。”
茶室老板张叔告诉我,这两年学生顾客明显增多。“他们不只是来喝茶,更多的是需要一个能安静聊天、讨论问题的地方。有时候一群学生为了准备比赛,能在这儿泡上好几天。”说着,他指了指墙上贴的便条纸,“你看,这些都是同学们留下的茶后感言。”
不过,这种学子课余品茶交流的方式也引发了一些有趣的讨论。经济系的大叁学生赵磊觉得:“在茶室谈事情,比在咖啡厅更放松。而且一壶茶才二十来块钱,能坐叁四个小时,对学生党特别友好。”他翻着手机里的照片,“我这学期在茶室认识了挺多其他专业的同学,有些还成了项目合作伙伴。”
当然,也不是所有同学都立刻适应这种变化。大一新生小林坦言:“第一次被学长带来的时候,我连茶具都不会用,生怕把人家杯子摔了。但现在自己也慢慢喜欢上了,周末经常会约上两叁好友来坐坐。”她俏皮地眨眨眼,“而且我发现,在茶室里谈事情,大家都比较心平气和,很少会吵起来。”
夜幕降临,茶室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暖。透过窗户能看到叁五成群的学生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偶尔传来轻轻的笑声。这种柳州大学城学生约茶的现象,似乎正在悄然改变着校园生活的节奏。或许在快节奏的大学生活中,大家确实需要这样一个能让时间慢下来的地方。
不知不觉,我也成了茶室的常客。有时候是为了讨论小组作业,有时候就是单纯地想找个地方发呆。看着茶杯里缓缓升起的热气,突然觉得这样的大学生活,还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