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学院后街茶座闲谈
傍晚时分路过开平女子学院后街,总能看到叁两女生捧着书本从茶座推门出来,玻璃门上挂着的风铃叮当作响。这条不足百米的小巷藏着七家茶馆,最老那家的老板娘说,她二十年前就在这儿用盖碗给女学生们倒茉莉花茶。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探出的叁角梅快要触到二楼的雕花木窗。穿校服的女孩靠在竹椅上修改论文,茶壶嘴飘出的白雾裹着桂花香。穿旗袍的学姐用银匙搅动杯中普洱,茶汤在夕照里漾出琥珀光。这里的时间好像比外面慢半拍。
茶香里的年轻心事
戴圆框眼镜的姑娘在临窗位置教留学生泡功夫茶,手势像在抚琴。"凤凰单丛要悬壶高冲..."她捏着陶壶的姿势,让我想起祖母当年教我做女红的样子。留学生的深瞳里映着茶海涟漪,这画面忽然让人有些触动——原来茶道早不是老辈人的专属。
隔壁桌大四生正修改简历,笔记本电脑旁摆着喝掉半杯的冷萃茶。"在茶座写论文效率特别高",她转动着手中渐凉的青瓷杯,"每次答辩前都要来这儿坐坐,比在图书馆自在。"她说这儿的蜜兰香单丛陪她度过了叁个考试季,茶香里能尝出大一那年的秋天。
老板娘送来新焙的茶点,顺势坐在藤编圆凳上唠起家常。她说见过太多女孩在这里从紧张的新生变成从容的毕业生。"有个孩子总坐那个角落复习,去年抱着录取通知书来给我看,说要去剑桥读比较文学。"她拭着陶壶的手顿了顿,"那时候她总点最便宜的绿茶,现在还记得。"
茶杯里的时光印记
暮色渐浓时,穿植物染长裙的茶艺师开始布置长桌。她们每周叁举办茶会,今晚的主题是"宋代点茶"。女孩们轮流执壶,在茶汤里勾出竹叶纹,有个短发姑娘失误画糊了图案,自己先笑出声来。这样的茶会不像正式的茶道演示,倒像是闺蜜间的聚会,连窗台上的虎皮猫都蜷在篮子里打盹。
月光漫过女儿墙时,茶客渐渐散了。穿旗袍的姑娘还在斟茶,手机屏幕亮着跨国视频通话的界面。"爸你看,这是你寄来的凤凰单丛..."她把镜头转向白瓷盖碗,茶烟袅袅升起,仿佛能越过山海飘到屏幕那端。这样的夜晚,茶杯里装着的早就不止是茶汤。
巷口的玉兰花又落了几片在石阶上。或许再过二十年,这些捧着茶杯的女孩也会在某个黄昏想起这条后街,想起年轻时的自己曾用盖碗量度过无数个四季晨昏。而风铃依旧响着,等待下一双推门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