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陆丰夜间小巷是否开放
那天和朋友闲聊,他突然问我:“你说现在陆丰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那些老巷子会不会都拆完了?”这话倒把我问住了。是啊,这些年城市变化快,很多记忆中的巷弄都消失了。
我决定亲自去走走看。晚上九点半从城南出发,骑着电动车往老城区方向去。说实话,越往老城走,心里越没底。路灯渐渐稀疏,沿街的店铺也陆续打烊了。
老城区的夜晚印象
拐进中山路后面的片区,景象完全不同了。这里的巷子不仅还在,而且灯火通明。卖宵夜的小摊刚支起来,炒菜的香味飘得老远。几个老人家坐在巷口的石凳上摇着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我停好车,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巷子两边的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偶尔能听见电视的声音。这条巷子我小时候常来,现在看着既熟悉又陌生。转角那家杂货铺居然还在,只是招牌换成了尝贰顿灯箱。
往前走遇到了住在这一带的陈伯。他正提着热水瓶往回走,看见我就笑了:“这么晚还来逛巷子?现在年轻人很少来了。”我问他巷子晚上安不安全,他摆摆手:“安全得很!我们这几条巷子都通着,街坊都认识,互相照应着呢。”
夜间巷弄的生活图景
再往深处走,景象又不一样了。这里的巷子窄些,但更有人气。几家大排档坐满了人,炒粿条的锅气弥漫在空气里。有户人家在门口摆着茶具,叁五好友围坐着喝茶。他们热情地招呼我:“来喝杯茶嘛,晚上巷子里凉快。”
坐下来聊天才知道,这条巷子晚上反而比白天热闹。白天大家都上班去了,晚上回来才有时间串门。卖糖水的大嫂说,她在这条巷子摆了十几年摊,街坊邻居都是老主顾。“陆丰夜间小巷是否开放?我们这儿天天开到半夜呢!”她笑着说。
不过也不是所有巷子都这么热闹。往西边走的那几条就显得安静许多,路灯也不太亮。偶尔有摩托车经过,车灯在巷子里划出一道弧线。住在这片的李姐说,她们这条巷子晚上十点以后就没什么人了,“但还是有人走的,毕竟住了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走着走着,忽然下起了毛毛雨。巷子里的居民不慌不忙地收衣服、搬凳子。雨滴打在老屋的瓦片上,声音格外清脆。我躲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看着雨中的巷子,忽然明白了什么。这些巷子不只是通道,更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雨停了,已经快十一点。我准备往回走,发现巷子里还有人陆续回来。可能是刚下夜班的,也可能是出去办事的。巷口便利店还亮着灯,老板在整理货架。他告诉我,这条巷子从来不会完全安静下来,“总有人进进出出的,习惯了”。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陆丰晚上十点当然还有小巷子,而且每条巷子都有自己的夜晚节奏。有的热闹到深夜,有的早早入睡,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这些弯弯曲曲的巷子,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始终在静静流淌。
不过要说建议的话,如果晚上想去巷子里走走,最好选择主干道附近的,或者比较熟悉的区域。毕竟每个城市都有它明亮和幽暗的角落,了解清楚再出发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