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200米附近人约会,200米内寻人赴约
定西两百米的小世界
手机屏幕幽幽地亮着,界面就停留在那个功能上——“定西200米附近人约会”。说真的,第一次看到这个,我心里还嘀咕,两百米能有多大地方?不就是从小区门口走到街角超市的距离嘛。可有时候,缘分这东西,还真就藏在眼皮底下。
我住这片区好些年了,每天上下班,走的都是固定路线。楼下的保安,早餐摊的阿姨,便利店的小哥,都是熟面孔。但除了点头之交,生活圈子仿佛被固化在了这几个点上。总以为认识新朋友,尤其是能约着喝杯咖啡聊聊天的,是件挺遥远的事。
直到有一次,周末下午实在无聊,我随手刷新了一下列表。嘿,还真刷到一个距离显示“199米”的人。头像是个抱着猫的侧影,介绍就简单一句:“也喜欢在人民公园晒太阳。”我心里一动,人民公园?那不就是拐个弯就到吗?这种物理距离上的接近,莫名带来一种踏实感,至少不用担心对方是从另一个城市发来的“幽灵”问候。
我斟酌了半天,发过去一句:“你家猫看起来比我家的乖多了。”后面加了个捂脸笑的表情。没想到,回复来得很快:“哈哈,假象,它刚抓坏了我一个新沙发。”就这么着,我们聊了起来。从猫的淘气,聊到公园里哪张长椅晒太阳最舒服,再到拐角那家牛肉面馆,到底是不是正宗兰州味儿。聊天的感觉,就像是和一位住在隔壁单元,却一直没机会碰面的邻居,终于搭上了话。
这种在200米内寻人赴约的感觉,很奇妙。它不像大海捞针,更像是在自家后院寻宝。你知道目标就在那儿,触手可及,少了许多网络交友常有的那种虚幻和忐忑。我们约在周末下午,人民公园那棵最大的梧桐树下见面,说好就凭手里拿的书认人。这方式有点老派,但放在两百米的范围内,却显得刚刚好。
见面那天,阳光很好。我拿着书走过去,远远就看到树下站着个人,手里果然也拿着一本。走近了,相视一笑,没有太多陌生感。我们绕着公园散步,说起附近新开的奶茶店,抱怨上周停水的事儿,还发现我们都曾在同一个雨夜,冲进过那家24小时便利店。这些共同的生活碎片,瞬间拉近了距离。
后来我们常约着在定西200米附近人约会,有时是下班后匆匆喝杯东西,有时只是下班顺路一起走一段。这种近便,让“见面”变成一件很轻松自然的事,不需要特意空出半天,也不用经历漫长的通勤。关系就在这每一次“顺路”和“附近”中,慢慢沉淀下来。
回头想想,科技也许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打开的窗口,真正让联系变得有温度的,还是这方寸之间的烟火气。是同样吹过这片区域的风,是同样走过的人行道,是同样亮着灯的那些窗户。它提醒着我,或许不必总是眺望远方,那个能和你一起在楼下吃碗面、在公园散散步的人,可能就在下一个转角,那短短的二百米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