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火车站附近站街,黄冈车站周边街景

发布时间:2025-11-03 18:42:19 来源:原创内容

拖着行李箱走出黄冈火车站时,夕阳正好斜斜地打在广场地砖上。我站在出站口的台阶上愣了会儿神,这些年往返各地的车站太多,差点忘了这个老站去年刚翻新过。

说起来挺有意思,每次提到黄冈火车站附近站街,我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不是别的,是出站口那排卖板栗的小推车。糖炒板栗的香味能飘出老远,混着各地口音的吆喝声,这才是车站该有的烟火气。

转角遇到旧书摊

顺着人行道往西走,在第一个路口右转,你会遇见老陈的旧书摊。说是书摊,其实就是辆改装的叁轮车,车斗里密密麻麻塞满了书。老陈总戴着老花镜坐在马扎上,有人翻书他就抬头笑笑,没人时就自己捧着本《水浒传》看得入迷。

我在他那儿淘到过1982年的《黄冈县志》,封面都泛黄了,但里面对于老火车站的记载特别详细。“这书在我这儿放了叁年啦。”老陈当时这么说着,顺手用旧报纸给我包了书角。这样的旧书摊现在可不常见了,倒成了黄冈车站周边街景里最特别的一笔。

再往前走能看到好几家旅馆,招牌新旧不一。有家叫“悦来客栈”的,老板娘经常坐在门口剥毛豆,看见带行李的人就会招呼声:“住店吗?有热水奥颈贵颈。”语调平平的,像是随口一问,不过分热情反倒让人安心。

凌晨四点的炊烟

有天赶早班车,我凌晨四点就到了车站。没想到广场东侧已经亮起好几盏灯,那些卖早点的摊子早就忙活开了。蒸包子的白气在路灯下特别明显,有个大姐正在熟练地摊煎饼,面糊浇在铁板上的刺啦声听着就暖和。

“要葱吗?”她抬头问我,手上的竹刮子没停。我点点头,看着她撒葱花、打鸡蛋、涂甜面酱,最后利落地把煎饼一折为二装进纸袋。热乎乎的煎饼捧在手里,我突然觉得这个总被匆匆经过的车站,其实比想象中更有人情味。

要说黄冈火车站附近站街最热闹的时候,还得是春节前后。那时候广场上全是拎着大包小包的人,附近的店铺都把年货摆到门口,红彤彤的春联、灯笼挂得满街都是。虽然挤了点,但那种要回家的喜悦劲儿,能把冬天的冷清都驱散了。

车站后街有棵老槐树,树下常聚着些下棋的大爷。每次路过都能听见棋子落在木板上的脆响,偶尔夹杂着几句带着方言的争论。他们好像从来不在乎旁边车站的喧闹,就这么守着小小的棋盘,一下就是一整天。

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商铺都装着两种招牌——正楷字的和艺术字的。正楷字的多是开了十几年的老店,艺术字的基本是后来装修过的。新老招牌挤在同一条街上,倒成了黄冈车站周边街景最真实的模样。

上次下雨天在候车室门口,看见个卖伞的老奶奶。她也不叫卖,就安静地坐在台阶旁边,把各种颜色的雨伞整整齐齐摆在地上。有个姑娘匆匆跑过来买伞,老奶奶还提醒她:“这把骨子硬实,风刮不翻。”这种细致周到,大概只有长久在车站生活的人才懂。

车站周边这些看似平常的街景,仔细想想,每处都带着这座城市特有的温度。就像那家永远亮着灯的24小时便利店,就像清扫广场却总会小心绕开行人脚步的环卫工,就像出站口永远准时出现的接站牌——这些东西不会写在旅游指南里,但恰恰是它们,让一个普通的车站变成了很多人故事的起点或终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