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水磨工作室喝茶,水磨坊茶室品茗时光
推开乳山水磨工作室那扇老木门,时光仿佛突然慢了下来。院子里的石磨盘还挂着水珠,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像是把整个春天的清新都收在了这儿。
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正不紧不慢地摆弄着茶具。见我进来,他抬头笑了笑:“刚到的明前龙井,要不要尝尝?”
一杯茶里的慢时光
坐在老榆木茶桌前,看着他温杯、投茶、冲泡,每个动作都从容不迫。茶水注入玻璃壶的瞬间,嫩绿的茶叶舒展开来,像在跳舞。“很多人来了就不想走,”他边说边递过茶盏,“在这儿喝茶,喝的不是味道,是心境。”
我抿了一口,茶汤清甜回甘。窗外,几个游客正在体验磨豆浆,石磨转动的吱呀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这大概是乳山水磨工作室最动人的地方——它不仅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更让每个到访的人找到了久违的宁静。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老板往茶壶里续着水,“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地方,让自己停下来。”他指了指墙角的书架,“有人在这儿一坐就是一下午,看书、发呆,或者就这么看着院子里的光影变化。”
茶过叁巡,我们聊起了这座老房子的故事。这里原本是个废弃的水磨坊,改造时特地保留了原来的石磨和水道。“乳山水磨工作室这个名字,就是要让人记住这片土地的过去。”他说着,眼里闪着光。
老手艺的新生命
后院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循声望去,七八个孩子正围着石磨磨豆浆,脸上写满了新奇。“这是我们最受欢迎的活动,”老板笑道,“城里的孩子很少见过石磨,都觉得特别新鲜。”
乳山水磨工作室不仅是个喝茶的地方,更是个活态文化空间。周末会有手工艺人来这里教大家做陶艺、扎染,让传统手艺在欢声笑语中传承下去。“上次有个老太太来教大家做虎头鞋,”他回忆道,“看着年轻人学得那么认真,她激动得眼圈都红了。”
正聊着,服务员端来了一碟刚出炉的茶点——用石磨现磨的豆浆做的豆渣饼干。“这是我们自己研发的,”老板热情地推荐,“既健康又不浪费。”咬一口,豆香浓郁,配着清茶正好。
这时,一对年轻情侣在院子里的茶座坐下,轻声商量着什么。老板朝他们眨眨眼:“最近好多年轻人喜欢来我们水磨坊茶室品茗,说是比咖啡馆更有味道。”
夕阳西下,茶室里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我又要了一壶茶,看着暮色渐渐笼罩这个充满故事的小院。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乳山水磨工作室就像个温柔的守护者,默默地留存着那些即将消失的美好。
临走时,老板送我到门口:“下次来,尝尝我们新到的凤凰单丛。”我点点头,心里已经盘算着下次来的日子。这样的地方,来多少次都不会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