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学生品茶工作室,涟源学子茶艺交流空间

发布时间:2025-11-03 19:40:04 来源:原创内容

穿过涟源老街那排香樟树,拐角处有扇不起眼的木门。推门进去,茶香像老朋友的手掌轻轻拍在肩上。这就是我们学生自己打理的品茶工作室,说是工作室,其实更像个小窝。几个旧书柜拼成的茶架,上面摆着从家里带来的各式茶叶罐子,有贴着红纸的武夷岩茶,也有透明罐子装着的本地毛尖。

茶香里的另一种课堂

你说学生搞品茶是不是有点奇怪?刚开始我也这么想。记得第一次来这儿,是大二那个闷热的下午,期中考试刚结束,整个人像被掏空了。同班的李磊硬拉我过来,说“换个地方喘口气”。没想到这一坐就是两小时,看着学长不紧不慢地烫杯、洗茶、冲泡,听着他讲每种茶叶背后的故事,那一刻突然明白了——原来茶不只是茶,它是让时间慢下来的魔法。

我们这个涟源学生品茶工作室,慢慢成了不少同学的避风港。计算机系的小张说他在这里改掉了熬夜打游戏的习惯,现在周末下午准点来报到;文学院的刘妹则在这儿找到了论文灵感,她说茶香能让思绪变得清晰。挺神奇的,明明大家只是围着茶桌坐着,话匣子却自然而然地打开了。

上个月我们办了场“茶香书韵”活动,就在工作室的小院里。没想到来了叁十多人,椅子不够,好几个同学直接坐在门口的石阶上。那天大家轮流读自己喜欢的文字,配上当季的桂花乌龙,读到精彩处停下来品口茶,让文字在舌尖回味。化学系的王浩平时话不多,那天却分享了他爷爷做茶的故事,说着说着眼眶有点湿。这种真诚的交流,在平时的课堂上还真不容易见到。

说实话,打理这个涟源学子茶艺交流空间并不轻松。茶叶要保管得当,茶具得小心清洁,每周还要安排值日。但这恰恰教会了我们责任和坚持。大四的赵学姐说得在理:“学会泡好一壶茶,和做好一门功课其实挺像的——都需要耐心,都得注重细节。”

现在每次路过那扇木门,听到里面传来的说笑声,闻到飘出的茶香,心里都会暖暖的。这里不只是一个喝茶的地方,更像是我们在校园里的另一个家。它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业中找到了平衡,在茶香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对了,这周末我们要尝试用本地山泉水冲泡新到的凤凰单丛,要是你得空,欢迎来坐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