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栖霞学生叁小时通话800元
这几天,朋友圈里有个事儿传得挺热——栖霞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刚看到这个标题时,我还以为是小孩子不懂事乱充话费,仔细一打听,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这事儿得从我们小区张姐说起。她儿子小磊在栖霞中学读初二,上周她查手机账单时吓了一跳:单月通话费竟然接近八百块。张姐第一反应是手机中毒了,或是被恶意扣费。结果一查通话记录,连着叁个周末,小磊都和同一个号码通话,每次都将近叁个小时。
电话那头的故事
张姐忍着没发火,先找儿子聊了聊。没想到小磊很坦白:“妈,那是我同学小雨。她爸妈闹离婚,家里天天吵架,她没地方去,只能在街上闲逛。我陪她说说话,至少她在打电话的时候是安全的。”
听到这儿,张姐鼻子有点酸。她认识小雨,那是个文静的女孩,成绩一直不错。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乖巧的孩子,正经历着这样的家庭变故。
小磊还说:“其实好几次我也想挂电话,但每次她说‘再聊五分钟好吗’,我就狠不下心。我知道电话费贵,可是跟她爸妈要闹上法院比起来,这点钱好像又不算什么了。”
说实话,听完这个故事,我对这些初中生刮目相看。我们总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可他们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身边的人。
这事儿在家长群里传开后,大家反应挺复杂。有人觉得孩子太不懂事,八百块不是小数目;也有人被这份同学情谊打动。李叔叔说得在理:“要是孩子直接要八百块说要帮助同学,咱们可能还会犹豫。可他是实实在在地用叁小时通话陪伴朋友,这份心意,比钱珍贵。”
后来,几个家长私下联系了小雨的班主任。学校挺重视,安排了心理老师关注小雨的情况,还组织了一些班级活动,让小雨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听说最近小雨状态好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回来了。
至于电话费,张姐的处理方式让人佩服。她和儿子达成协议: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要先告诉家长。家里专门准备了一张副卡,用来应对这种特殊情况,既不会增加太多话费负担,又能让孩子在朋友需要时伸出援手。
现在想想,这个栖霞学生叁小时通话800元的故事,表面上看是对于电话费的问题,实际上却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之间纯真的友情。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他们用最原始的通话方式,传递着最真挚的关心。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成年人遇到朋友有困难时,能不能也像这些孩子一样,愿意花上叁小时,耐心倾听对方的烦恼?或许,陪伴才是这个快节奏社会里,最奢侈也最温暖的礼物。
这件事在小区里慢慢传开了,现在家长们聊起孩子,不再只是比较成绩和才艺,也会关注孩子在学校里有没有真心的朋友,懂不懂得关心他人。这种变化,挺让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