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辩辩搜附近的人上门,北安辩辩找人附近约见面
这几天北安降温得厉害,窗外飘着细雪,屋里暖气开得足,玻璃上蒙了层白雾。我窝在沙发上刷手机,屏幕的光映在脸上,莫名觉得有点闷。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点开了那个绿底白色的图标。
说真的,现在用蚕蚕的人好像不多了。微信成了主流,朋友圈里不是晒娃就是晒美食,要不就是公司要求转发的各种链接。反而蚕蚕还留着点过去那种随意聊天的感觉,没那么大压力。我顺手点开了“附近的人”功能,列表里刷出来一排陌生头像。
隔着屏幕的陌生人
往下划拉的时候,心里其实挺矛盾的。既希望有人主动打招呼,又怕真的有人来找我聊天。这种心情你们懂吧?就像站在河边,想下水又怕凉。列表里五花八门的昵称,“北安小王子”、“奋斗的青年”,还有个直接就叫“诚信交友”的。说实话,光看这些名字,你根本猜不出屏幕后面坐着什么样的人。
正想着,突然弹出来一条消息:“你也在这附近?”头像是个卡通兔子。我犹豫了一下,回了句:“嗯,就住这片区。”对方很快又发来:“今天雪挺大的,我刚好在附近办事,要不要出来喝杯热饮?”这进展快得让我有点懵。北安辩辩搜附近的人上门,这话听着简单,可真碰到有人这么说,心里反而打起鼓来。
我盯着手机发了会儿呆。去还是不去?现在骗子那么多,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但转念一想,大白天在商场里见面,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再说了,对方要真是坏人,估计也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出现。
最后我还是答应了,约在附近新开的商场咖啡厅。出门前特意换了件厚外套,围巾绕了两圈,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路上积雪被踩得咯吱响,我心里还在打退堂鼓。现在折返回去还来得及,就跟对方说临时有事。可脚步却没停,反而越走越快。
到咖啡厅的时候,靠窗的位置已经坐了个戴眼镜的男生,和头像完全不像。他抬头看见我,有点拘谨地笑了笑。点了两杯热奶茶,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他说他是来做市场调研的,对北安不太熟,闲着没事才打开附近的人看看。
聊了半个多小时,其实挺普通的。没有想象中的尴尬,但也没什么特别的火花。临走时互相加了微信,他说以后要是来北安可以再约饭。我点点头,看着他消失在街角。
回去的路上,雪已经停了。我在想,北安辩辩找人附近约见面这种事,可能就是这样吧。没那么多戏剧性,就是两个陌生人偶然在网上遇见,然后在线下打个照面。成不了朋友也很正常,毕竟现实生活不是电视剧。
到家后,我又打开蚕蚕,把“附近的人”功能关掉了。这次体验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就是突然觉得,现实中的相遇可能更踏实些。至少你能看见对方的眼神,听见说话的语气,而不是对着冰冷的屏幕猜测。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交友方式确实给了很多人认识新朋友的机会。特别是在北安这样的小城,生活圈子固定,想认识点新面孔还真不容易。只是需要多留个心眼,见面选在公共场所,时间也别太晚。
现在晚上躺床上刷手机的时候,偶尔还会想起那次见面。不知道那个做市场调研的男生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离开了北安。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人注定只是匆匆见一面,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里。但这短暂的相遇,倒也给平淡的日子添了点不一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