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学生品茶工作室,学子茶香雅集空间

发布时间:2025-11-02 08:19:40 来源:原创内容

推开井冈山学生品茶工作室那扇木门,一股清雅的茶香便扑面而来。几个学生正围坐在长条茶桌前,有人专注地冲泡着茶叶,有人低头记录着什么。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反倒衬得屋里格外安静。这个藏在校园角落的茶空间,不知什么时候成了我们最爱溜达的地方。

说起来挺有意思,当初建立这个工作室的学长学姐们,其实就想找个能静心的地方。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孕育的大学,总带着特有的厚重感。可谁也没想到,简单的喝茶念头,慢慢变成了现在这间充满温度的学子茶香雅集空间。现在啊,这里既是茶艺教室,又是小型图书馆,偶尔还会举办诗歌分享会。

茶香里的青春滋味

“这泡金骏眉的回甘真不错。”大二的小林轻轻放下茶杯,眼神发亮。她上学期才开始接触茶艺,现在已经是工作室的“常驻茶艺师”了。她说在这里学会了等待——等水烧开,等茶叶舒展,等茶汤变温。“以前总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现在才发现,我们需要这种慢下来的时刻。”

确实,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静心泡壶茶的大学生还真不多见。但你看,每到傍晚,总有叁五成群的学生往这儿跑。他们不一定都懂茶,有的就是来躲清静,有的来找人聊聊天。茶桌成了特殊的课桌,没有严肃的板书和考试,只有袅袅茶香和随心交流。

负责管理工作室的李老师常说,他最喜欢看学生们围坐品茶的样子。“你看他们举杯时专注的神情,讨论茶汤色泽时的认真劲儿,这不就是最生动的美育课吗?”

一方茶席,万千世界

上周五的茶会让我印象深刻。那晚来了十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从量子物理聊到古典诗词,从社团招新谈到暑期实践。化学系的同学解释着茶多酚的结构,文学院的姑娘即兴背了首卢仝的《七碗茶诗》,而茶,始终在每个人手中缓缓流动着。

这种跨学科的交流特别难得。你可能在常规课堂里永远听不到这么天马行空的对话。茶像个温柔的媒介,把一群年轻人自然地联结在一起。没有刻意安排,没有固定流程,话题像茶叶在水中般自由舒展。

说真的,这个井冈山学生品茶工作室早就超出了单纯喝茶的地方。它渐渐变成了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一个让不同专业学生相遇的奇妙空间。茶香缭绕中,灵感就这么不经意地冒出来了。

最近他们还搞起了“一茶一书”活动,每期选一款茶配一本书。上周是滇红配《边城》,这周计划用龙井配《浮生六记》。负责策划的同学说,就是想让大家在品茶时,能感受到文字与茶汤交融的独特韵味。

现在工作室的架子上已经摆满了同学们带来的书,从《茶经》到《叁体》,从《诗经》到《设计心理学》。随手抽一本,配上一杯适口的茶,就能消磨一个下午。这种阅读体验,比在图书馆正襟危坐要自在多了。

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茶室里亮起暖黄的灯光。又一个普通的傍晚,又一群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片刻宁静。茶壶嘴冒出的白气在空中画出柔和的曲线,就像青春里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简单,却足够温暖人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