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河源学生叁小时通话五百元

发布时间:2025-11-03 22:19:49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让人纳闷。昨天隔壁家张阿姨扯着我聊了半天,说她上初二的儿子小磊,这个月话费突然多了五百块。查了详单才发现,居然跟同学连续通了叁个多小时电话。“现在这些孩子,有什么话非得说上叁小时?我们那时候打个电话都是掐着表的。”

我听着也挺好奇的。凑巧今天在菜市场碰到小磊的同学小凯,他正帮着家里看摊子。我假装随意地问起这事,这孩子倒是挺实诚:“阿姨,我们是在讨论数学竞赛的题。那道几何题特别难,光画图就花了半个多小时。”

藏在电话里的秘密

小凯说着说着就掏出作业本给我看。原来他们班几个同学组了个学习小组,说是在微信里讨论总有人刷表情包岔开话题,不如打电话来得专注。那天晚上他们轮流通话,你一言我一语地琢磨题目,不知不觉就过了叁个钟头。

“其实挺划算的,”小凯掰着手指头算,“要是去补习班,一节课就要两百块呢。我们这几个人平分话费,每个人才合几十块钱,还把难题给弄明白了。”他说这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倒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为了道数学题能争论一整节自习课。

河源这地方说大不大,孩子们放学后想聚在一起学习还真不容易。有个同学家住得远,坐公交得倒两趟车。这么一看,这河源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倒成了他们最方便的学习方式了。

说来也巧,晚上我闺女在做作业时也遇到难题,顺手就给同学拨了视频通话。两个小姑娘对着题目讨论了二十来分钟,问题就解决了。我在旁边看着,突然觉得,或许我们真该换个角度看这些孩子。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懂得怎么利用现有的条件。

现在想想,那五百块钱的话费,要是摊到六个孩子身上,每个人也就八十来块。这么一算,河源学生叁小时通话五百元,好像也没那么夸张了。重要的是,他们真的在用心学习,而且想出了自己的办法。

张阿姨后来告诉我,小磊他们那个学习小组最近在年级测验里进步都挺大。特别是数学,以前觉得特别难的几何题,现在都能解个八九不离十。孩子们还自己整理了一份习题集,在班里传着看呢。

我在想啊,有时候我们大人总习惯用过去的经验来看现在的事。可能觉得长时间打电话就是闲聊,却没想到电话那头,孩子们正围着一道题目热烈地讨论着。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相处方式,重要的是他们在做什么,而不是用了什么方式。

这事让我琢磨了好几天。现在科技进步了,孩子们的联系方式变了,但那份认真劲儿还和从前一样。就像我们当年传纸条、写笔记,现在他们打电话、开视频,说到底,都是想把手头的功课做好。

昨儿在小区里又遇见张阿姨,她说小磊他们最近学会了个新招——把讨论的内容录下来,回头还能再听。这话费花得,倒是越来越值当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