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100元3小时服务,中卫叁小时百元服务
最近和朋友聊天,听说中卫有个挺特别的项目——中卫100元3小时服务。当时第一反应是,这价格能体验到什么?毕竟现在随便吃顿饭都不止这个数了。
带着好奇去了现场,发现原来这是个挺实在的本地体验。工作人员都是附近村民,穿着灰蓝色的工作服,笑起来眼角堆着褶子。老王是带队的老师傅,他说:“咱们这儿不搞花架子,就带大家实实在在看沙漠、讲故事。”
叁个小时能做什么
说来你可能不信,这仨小时安排得满满当当。先在沙坡头转了转,老王指着一丛沙棘说:“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可能救过不少迷路人的命。”接着教我们认骆驼刺、看沙纹,还讲了几个老一辈传下来的沙漠求生诀窍。
中途在沙丘背阴处休息,有个大姐念叨:“这么热的天,你们天天在沙漠里跑,不容易啊。”老王拧开水壶喝了口水,笑着说:“习惯了,看着游客们高兴,我们心里也舒坦。”
最后那段是学着用红柳条编小筐,手法不难,但要编得密实得费点功夫。旁边的小朋友学得最快,他妈妈打趣道:“这下好了,回去能帮奶奶干活了。”
说实话,刚开始听到中卫叁小时百元服务这个说法,心里直打鼓。现在旅游景点套路多,就怕遇到那种走马观花的购物团。可实际体验下来,发现人家是真想让你了解这片土地。
老王他们聊天时提到,这个项目开了两年多,来的多是回头客介绍的朋友。“有人问为什么不定高点价格,我们说就这样挺好,让更多人能来看看。”
在回程的车上,听见两个年轻人在算账:门票加上这趟讲解,平均每人每小时才叁十多块钱。“比看电影值当,”其中一个说,“至少这些东西是能在脑子里存着的。”
要说最打动人的,是看到那些老导游说起家乡时眼里的光。他们知道每座沙丘的名字,认得每处水源的位置,就像熟悉自己掌心的纹路。
天色渐晚,沙漠染上金红色。临走时老王站在车门口挥手,身后是起伏的沙丘。这个中卫100元3小时服务留给我的,不只是手机里的照片,还有手心被柳条磨过的轻微刺痛,和对于这片土地的鲜活记忆。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不在于花了多少钱,而在于遇见了怎样的人,听到了怎样的故事。要是你来中卫,不妨也去体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