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附近300块钱的爱情,余姚300元的情缘故事
余姚的老街拐角处有家面馆,叁十年来一直亮着暖黄的灯。我第一次遇见她就在那儿,她正对着那碗叁鲜面掉眼泪。
“老板,再加份黄鱼鲞。”我把小菜推到她面前,“吃点咸的,眼泪就止住了。”她愣愣地看着我,鼻尖红红的。后来她总说,那天那碟咸鱼比她的人生还苦,却意外地救了她。
那晚我们聊到打烊。她说刚从上海逃回来,带着破碎的明星梦和仅剩的298块钱。“还差两块才够叁百呢。”她苦笑着把零钱摊在油腻的木桌上。我默默添了两枚硬币,凑成整齐的叁百块。
叁百元能做什么
在余姚,叁百元刚好够租半个月阁楼,买二十碗叁鲜面,或者像我们这样——她住阁楼,我睡面馆的条凳。每天清晨,她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下来,总能看见我在煮面。“今天面汤里加了点东西,”我把碗推过去,“叫希望。”她终于笑了,眼角还沾着面粉。
我们开始用这叁百元做生意。去慈溪批发布料,她做的手工布袋意外好卖。第一个月结束,叁百变成叁千。她坚持要把那两枚硬币裱起来,说这是我们的幸运符。
雨季来得突然。她坐在门槛上看雨,忽然说:“你知道为什么是叁百吗?我当时算过了,刚好够买张回老家的车票,再买瓶安眠药。”雨声很大,我把那两枚硬币捏得发热,“现在呢?”“现在啊,”她伸手接雨,“想买很多很多个明天。”
日子像姚江的水缓缓流淌。我们从阁楼搬到出租屋,布袋摊变成了小店铺。某个深夜盘账时,她突然说:“其实那晚我注意到你了,连续叁天都在同一位置吃面,像在等谁。”“确实在等,”我指指心口,“等这里告诉我,要不要留住那个哭鼻子的姑娘。”
如今我们的第二家分店即将开业。她偶尔还会去老街吃面,把黄鱼鲞分给邻座伤心的陌生人。那叁张百元钞一直夹在婚礼相册里,虽然已经褪色,但每次翻开,都能闻到那年面馆里漂浮的,混合着眼泪与希望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