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品茶喝茶值得推荐的海选工作室,永城品茗好茶精选推荐的海选茶坊
最近总有朋友问我,永城哪儿能静下心来品个茶?这事儿还真问对人了。前两天路过城南,偶然发现一家招牌不太起眼的工作室,木色门头上简单写着“永城品茶喝茶值得推荐的海选工作室”。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么长的名字我还愣了下,这年头敢把“海选”俩字放店名里的可不多见。
推门进去就闻到一阵茶香,不是那种腻人的香精味,是清浅的草木气息。穿棉麻衫的茶艺师正在给客人泡凤凰单丛,手法稳当,水流顺着盖碗边缘缓缓注入,那动作让人看着就舒服。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他们推荐的漳平水仙。
茶香里的慢时光
等着泡茶的工夫,我仔细打量起这间工作室。原木色的茶架占满整面墙,上面整齐摆着各种茶罐,标签上手写着茶叶名称和产地。靠墙的博古架上放着七八种茶样,从福鼎白茶到云南普洱应有尽有。茶艺师笑着说:“我们这儿真像个小型茶叶博物馆吧?每个月都会更新一批新茶,就是要让茶客每次来都有新鲜感。”
水仙茶汤色橙黄透亮,入口有淡淡的兰花香。隔壁桌是几个年轻人,正跟着茶艺师学盖碗的使用技巧,其中一个女孩小心翼翼端着茶碗,嘟囔着:“哎呀,这比端咖啡杯难多了。”逗得大家都笑起来。这种轻松的氛围,和传统茶庄那种严肃劲儿很不一样。
后来我又去了几次,慢慢摸出些门道。这家工作室最特别的是他们的“海选”模式——就是把全国各地的好茶都搜罗来,先由专业团队初选,再让老茶客们试喝评分,最后留在茶单上的都是经过考验的精品。这种模式在永城还真是头一份。
记得有回碰上他们在办安化黑茶的品鉴会,长条茶桌上摆了五个年份的千两茶。主持品鉴的老师傅说话特别实在:“喝茶这事儿,别听别人吹得多玄乎,你自己觉得好喝才是正经。”他教我们怎么从汤色、香气、口感来判断茶的品质,还分享了几个简单易懂的小窍门。
现在这家工作室成了我和朋友常去的据点。周末下午往那儿一坐,点一泡正山小种,看着阳光从竹帘缝隙漏进来,在茶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什么烦恼都能暂时放下。他们最近新到的桐木关金骏眉很值得一试,蜜香特别明显,泡了七八泡味道还很稳。
前两天带个北京来的朋友去,他临走前买了半斤永春佛手,说是在北京很难找到品质这么地道的。结账时他好奇地问店员:“你们这儿怎么想起用‘海选’这概念?”年轻店员一边包装茶叶一边笑:“就像挑西瓜总要敲一敲嘛,好茶也得经过大家品尝才作数。”
这倒让我想起第一次去“永城品茗好茶精选推荐的海选茶坊”的情景。那是工作室开的分店,在城东新区,空间更大些,还设了几个私密茶室。相同的茶叶品质,一样的海选流程,但装修风格更现代些,吸引了不少年轻顾客。
其实喝茶这件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茶,还有个让人放松的环境。在永城能找到这样认真做茶的地方,对我们这些爱喝茶的人来说确实是件幸事。下次你要是有空路过,不妨也进去坐坐,说不定就能遇见让你心动的那一味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