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学生兼职100元3小时通话
最近在荣成当地家长群里,有个话题特别火热——不少初中生都在参与一个"100元3小时电话"的活动。刚开始听到这个说法,我还纳闷:现在的中学生零花钱已经这么宽裕了吗?打个电话就要花一百块?后来仔细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个挺特别的兼职机会。
我邻居家上初二的小磊就是个例子。上周五晚上去串门,发现他正戴着耳机,一边敲键盘一边轻声细语地讲着电话。他妈妈悄悄告诉我,这孩子正在做"学生兼职100元3小时通话"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陪外地来的游客做电话导游,介绍荣成的风景名胜。
意外的学习机会
小磊刚开始纯粹是冲着零花钱去的。但做了几次后,他整个人都变了样。以前周末就抱着手机打游戏,现在居然主动翻起《荣成地方志》,还把爷爷收藏的老照片都翻了出来。我好奇地问他:"电话导游都要说些什么呀?"
他眼睛一亮,如数家珍地说起来:"得知道成山头最早叫什么名字,天鹅湖什么时候候鸟最多,还有海草房是怎么建的..."说着还给我看他做的笔记,密密麻麻写满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个曾经在课堂上不敢发言的孩子,现在表达起来条理清晰,连说话的声音都自信了不少。
他妈妈说,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小磊特意练习普通话,还学会了怎么根据游客的年龄调整讲解方式。比如给小朋友讲会多说些传说故事,给老人家讲就会放慢语速。"这不,前两天还有个北京游客专门发消息夸他,说比专业导游讲得还有意思。"
不仅仅是零花钱
在荣成,像小磊这样参与"荣成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活动的学生还真不少。有个叫小雨的女生更有意思,她专门研究荣成的海鲜文化。每次通话前,都会准备当天渔港的最新信息,哪个码头到了什么新鲜货,哪种海鲜怎么烹饪最好吃...说到兴起时,她还会即兴哼两句渔家号子。
这些孩子每个月能接五六单,赚的零花钱都用在买书或者学习用品上。小雨就用第一笔收入买了套《海洋生物图鉴》,她说下次要给游客讲得更专业些。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兼职形式确实挺新颖的。不需要风吹日晒,在家里就能完成,还特别锻炼表达能力。有个家长跟我说,她女儿以前接电话都怯生生的,现在居然能主动引导话题了,这个变化让她特别欣慰。
当然啦,家长们最关心的还是不能影响学习。所以大家都约定俗成,只在周末和假期做,而且每次不超过叁小时。这样既赚了零花钱,又长了见识,还不会耽误正事。
现在想想,这个"学生兼职100元3小时通话"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对孩子们来说,这比单纯发传单、做促销更有意义——他们在介绍家乡的过程中,反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脚下这片土地。有个孩子跟我说,自从做了这个兼职,走在荣成的老街巷里,看每栋老建筑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对了,前两天遇到小磊,他兴奋地告诉我,有个听他讲解的游客真的来荣成旅游了,还约他当了半天实地导游。那天他带着客人走了自己设计的路线,把书本上的知识和亲眼所见完美结合。他说那一刻突然明白了,原来学习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得这么紧密。
看着这些孩子在电话连线中成长,在乡音乡情里找到自信,或许这就是"荣成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最让人惊喜的地方。它不只是简单的兼职,更像是一扇窗,让孩子们在用声音传递家乡之美的同时,也看见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自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