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附近人100米约爱,周边百米相约见面
这几天哈尔滨的天气真是说变就变,昨天还穿着短袖,今天就得翻出薄外套了。我站在阳台上刷着手机,突然看到个挺有意思的帖子——"哈尔滨附近人100米约爱"。这标题乍一看有点摸不着头脑,仔细想想,不就是说在附近找个人见面嘛。
说起来现在的人确实越来越依赖手机了。记得前阵子我去中央大街买红肠,排队时前后左右的人都在低着头划手机。有个姑娘边排队边发语音:"就在马达尔冰棍这儿,对,穿蓝裙子的。"没过两分钟,就有个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这不就是现实版的百米相约吗?
百米之内的缘分
其实生活在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变得微妙。有时候在同一个小区住了好几年,连对门邻居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可手机轻轻一点,就能和百米之内的人产生联系。上周我在小区群里看到有人转让话剧票,刚好是我一直想看的《恋爱的犀牛》。下楼走到小区花园,碰见个戴眼镜的男生,确认过眼神,票就到手了。从发消息到拿到票,前后不到十分钟。
这种附近人百米约见的模式,倒让我想起小时候住大院的日子。那时候要找小伙伴玩,都是直接跑到楼下喊一嗓子。现在虽然不喊了,但通过手机,好像又找回了那种近距离交流的感觉。不过这种见面方式也得注意安全,特别是女孩子,最好选在人多的地方碰头。
说到哈尔滨附近人见面,松花江边就是个不错的地方。江风徐徐,人来人往,既不会太僻静,又能好好说话。我有个朋友就是在江边认识的笔友,两人约在防洪纪念塔下面,第一次见面还互相带了信物——她带了本诗集,对方带了支钢笔。现在他们都结婚叁年了,还经常去江边散步。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有时候连认识新朋友都觉得费时间。但这种百米之约反而让社交变得轻松起来。就像昨天,我想找个球友打羽毛球,在附近的人里发了条消息,半小时后就在小区球场见到了球友。打了场酣畅淋漓的比赛,还约好了下周六再战。
当然啦,这种见面方式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完美。有个同事跟我说,她上次约人交换多肉植物,结果对方带来的都是最普通的品种,而她准备的却是精心培育的稀有品种。虽然有点小失望,但她还是笑着说:"就当交个朋友呗。"
生活在哈尔滨这样充满人情味的城市里,这种百米相约的模式似乎特别合适。无论是转让一张电影票,还是约个饭搭子,或者是找个一起遛狗的小伙伴,都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就像昨天我在群里看到有人问:"有没有人现在想去吃老道外烧烤?"下面立刻有叁四个人响应。这种随性的约会,反倒让城市生活多了几分温暖。
有时候想想,科技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但没改变的是人与人之间那种最朴素的连接需求。在哈尔滨的街头巷尾,每天都有无数这样的故事在发生。可能是在索菲亚教堂前的广场,可能是在师大夜市的摊位前,也可能就是在你家楼下那棵老榆树下。
下次如果你也在哈尔滨,不妨试试这种特别的社交方式。说不定在百米之内,就能遇见让你惊喜的人或事。当然啦,见面时记得保持警惕,选择安全的公共场所,让这份突如其来的缘分,变成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