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南充火车站后方巷子名称

发布时间:2025-11-04 09:31:43 来源:原创内容

初到南充站的困惑

第一次从南充火车站出来,拖着行李箱绕到站后广场,眼前突然出现两条岔路。左边是宽敞的迎宾大道,右边却藏着几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子。我站在路口愣了半天,心里直嘀咕:这些巷子到底叫什么名字啊?问路边卖玉米的大姐,她抹着汗说:“这儿都叫站后巷,再往里走分一号巷二号巷,我们平时就叫后街。”

这条所谓的后街可真有意思。刚走进去就闻到花椒香味,叁四家小餐馆挤在巷口,红色雨棚被风吹得哗哗响。修自行车的大爷蹲在墙根,工具箱里扳手改锥丁零当啷响。有个戴草帽的大妈拎着菜篮子从院里出来,看见我在张望,挺热心地指路:“找旅馆往右拐,第叁家便宜干净!”

越往里走越发现,这南充火车站后方巷子名称虽然简单,里头却藏着整个生活圈。五金店隔壁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摇摇车就摆在裁缝店门口,老式理发店的旋转灯箱在灰墙上投下红蓝光影。二楼晾晒的衬衫还在滴水,楼下水果摊的喇叭反复喊着:“本地枇杷十元叁斤!”

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的故乡车站。那时候火车站后头也有这样的小巷,补鞋匠总是坐在邮局报刊亭旁边,修表师傅的玻璃柜里摆着生锈的怀表。现在很多城市都把车站周边修得光鲜亮丽,反倒少了这种烟火气。南充站这些巷子能保留下来,倒成了特别的风景。

在巷子深处找了家面馆歇脚,老板娘下抄手时跟我闲聊。她说在站后巷住了二十年,眼看着绿皮火车变成动车,但巷子里的生活节奏还是老样子。早晨六点蒸包子的白汽准时升起,晚上九点五金店拉下卷帘门,周日还能听见麻将牌碰撞的清脆声响。

我问她知不知道官方到底给这些巷子取的什么名。她捞着锅里的抄手笑道:“地图上标的是站北一巷二巷,我们觉得太拗口。反正从火车站过来的人都叫这儿南充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听着挺亲切。”

这倒让我想起个趣事。去年有对东北老夫妇来南充找亲戚,按导航在站前广场转了四十分钟,后来问路人才知道,要穿过站后这些巷子。原来他们亲戚就住在二号巷的筒子楼里,阳台养着七八盆茉莉花的那家。

黄昏时分的巷子格外热闹。放学的小学生追着跑过青石板,下班的人顺手在熟食店买半只板鸭,修鞋摊前围着等取鞋的顾客。车站广播隐约传来,与巷子里的生活声响交织成特别的韵律。

或许这些巷子不需要太复杂的名字。当有人问起南充火车站后方巷子名称,老住户摆摆手说“就是站后巷嘛”的时候,那种随意的语气里,藏着对这片天地最熟悉的认同。就像巷口那棵歪脖子黄桷树,年年春天都自发地抽出新芽。

离开时又经过修车摊,大爷正在给自行车补胎。他抬头看看我:“找到地方了?”我点点头。巷子深处的灯火渐次亮起,那些光晕落在湿润的石板上,仿佛在说,这寻常巷陌的故事,明天还会继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