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怎样找出来卖的学生,个旧如何寻找售卖学生
这几天在个旧老街喝茶,总听人念叨学生找兼职那点事儿。有位开餐馆的张老板挠着头说,眼看暑假就要到了,想招两个学生来帮厨,可贴在店门口的招聘启事半个月没人问。
线下渠道的老办法还能用吗
张老板这情况不是个例。现在年轻人找活儿的路子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先说学校公告栏吧,以前这可是块风水宝地,但现在去瞅瞅,贴上去的传单没过两天就被新海报盖住了。食堂门口的展架倒是能放,可学生端着饭盆匆匆走过,真会停下细看的没几个。
我这几天特意在个旧几所中学附近转了转。校门口那家奶茶店老板挺有意思,他在柜台摆了个小木牌,写着“招学生兼职,可调班”。就这一招,真有几个熟客学生来打听。还有个更绝的,五金店老板让来自家写作业的女儿把招聘消息发到班级群里,第二天就来了叁个学生咨询。
街坊邻居的土办法挺管用
社区菜市场的王阿姨给我支了个招。她上个月想找个学生教孙子数学,就直接去小区广场找那些常来打篮球的学生。聊了几次后,有个高叁男孩接了这个活儿。“现在孩子戒备心强,得让他们先熟悉你”,王阿姨说着把韭菜捆得利利索索。
这点我深有体会。在个旧老城区,很多店家和学生之间其实就隔着一层窗户纸。文具店老板在收银台放个招兼职的牌子,来买东西的学生看见就随口问问;修车铺师傅需要人帮忙看店,直接让常来修单车的学生推荐同学——这些土办法看起来不正规,却特别接地气。
不过要注意啊,现在诈骗花样多。前两天还有个家长在社区微信群提醒,说有人冒充培训机构招学习助理,实际上是要学生先交押金。这种事儿咱们得多个心眼,凡是没见面就让转账的,八成有问题。
现在学生心里在想什么
我特意问了几个在超市做理货的学生。有个小姑娘说得实在:“我们挑工作看叁点:离家近、时间活、别太累。”她指了指身上的校服,“像这种理货的活儿,虽然钱不多,但店长允许我们放学先回家写作业,晚高峰再来帮忙就行。”
这倒提醒我了。个旧这地方不大,从城东到城西骑电动车也就二十分钟。学生们更愿意在自家小区周边找活儿,既能赚零花钱,又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路上。我认识的一个初中生,就在楼下早餐店帮工,每天早起两小时,一个月下来挣的钱够买整套《叁体》。
说到个旧怎样找出来卖的学生这个话题,其实关键在于“卖”这个字。不是真的买卖,是怎么把工作机会“卖”给学生。得让他们觉得这活儿值得干,时间划得来,还能长点儿见识。比如网吧招管理员,要是允许没客人的时候写作业,报名的人能排到街口。
昨天路过个旧叁中,恰巧碰到教务处在办小型招聘会。七八个商家在操场摆摊,学生们围着问东问西。奶茶店老板跟我说,他特意把工作时间分成“放学段”和“周末段”,时薪还比法定标准高两块钱,一上午就收到二十多份申请。
看来啊,在个旧找学生兼职这事儿,光等着不行,得主动出击。要去学生常待的地方,用他们习惯的方式沟通。更重要的是,得把条件设置得让学生觉得“这活儿值”。毕竟现在孩子们精着呢,既要赚钱又要兼顾学习,两不耽误才是王道。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旧老火车站那家米粉店。老板在菜单最后加了一行:“学生兼职包两餐,可预支工资”。这招实在,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照顾到学生偶尔急需用钱的情况。这么贴心的工作安排,哪个学生不愿意来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