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100元小胡同,眉山百元小巷游

发布时间:2025-11-03 04:08:35 来源:原创内容

漫步百元小巷

这天闲着没事,我又溜达到了眉山老城区。要说这地方最让我着迷的,还得是那些藏着故事的眉山100元小胡同。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探出几枝叁角梅,老人们在门前摇着蒲扇下棋。我突然想起背包里正好揣着张百元钞票,心里冒出个念头——用这一百块,能在这些小胡同里找到多少乐趣?

顺着窄窄的巷子往里走,先被一阵甜香勾住了脚步。是个卖叶儿粑的小摊,蒸笼冒着白白的热气。“来两个尝尝。”我递过五块钱。刚出锅的叶儿粑烫手,咬开糯糯的外皮,芽菜肉馅的咸香瞬间在嘴里化开。这味道,和童年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再往前,有个老师傅坐在巷口编竹器。他的手像会变戏法,竹篾上下翻飞,没多久一个小篮子就成形了。我蹲在旁边看了好一会儿,花二十块钱买了只小竹蜻蜓。转动手柄,竹翼就呼呼地转起来,带起微微的风。“这手艺现在年轻人都不学啦。”老师傅笑呵呵地说,眼神里有些落寞。

走到巷子中段,看见个很有意思的旧书店。店面很小,书堆得快要溢出来。我在里面翻了半个钟头,找到一本八十年代的眉山风物志,只要十五块。扉页上还有前主人的签名和日期,1987年3月。这本书经历过怎样的故事呢?我忍不住想象。

正好觉着口渴,旁边就有个卖醪糟的摊子。叁块钱一碗,冰冰凉凉,酒酿的甜香恰到好处。坐在树荫下的小凳上慢慢喝着,看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时间好像都慢了下来。

继续我的眉山百元小巷游,路过一个卖手工艺品的小店。店主是个年轻姑娘,作品都带着本地的特色。我相中了一个用眉山蓝印花布做的小零钱包,叁十块钱。她说布是她奶奶亲手染的,每个图案都有讲究。这让我想起刚才那本风物志里,正好讲到这种传统印染技艺。

算算账,叶儿粑五块,竹蜻蜓二十,书十五,醪糟叁块,零钱包叁十,总共才七十叁块。这一百块钱不仅没花完,还让我收获了满满的体验。手里提着这些“战利品”,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些看似普通的眉山100元小胡同,藏着最地道的生活滋味。它不是要给游客展示什么,就是当地人日复一日过日子的样子。可能正是因为这份真实,才让人觉得特别舒服。下次有空,我大概还会再来。也许换个季节,这些小胡同又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情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