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宿州哪些小巷已开放
这两天路过老城区,发现不少巷子口都亮起了灯,人来人往的还挺热闹。正好今天有空,我就想着去转转,看看现在宿州有哪些小巷子开始营业了。这可不是什么正经的探店,就是老街坊闲着没事溜达溜达。
说起宿州的小巷子,那可真是藏着不少老宿州的魂儿。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的青苔绿得能滴出水来。以前总觉得这些巷子快要被遗忘了,没想到现在又活泛起来了。
烟火气又回来了
从扶疏巷拐进去,第一家开门的居然是王奶奶的炸糖糕铺子。她家那口老锅我认得,油光锃亮的,少说也用了二十年。王奶奶边翻着糖糕边说:“歇了两个月,街坊们都惦记这口呢。”刚出锅的糖糕烫手,咬一口糖汁直往外冒,还是小时候那个味。
再往里走,李家裁缝铺的缝纫机咔嗒咔嗒响着,声音听着特别踏实。李师傅戴着老花镜在改裤脚,见我在门口张望,抬头笑了笑:“现在改衣服的人多了,都是老主顾。”这条巷子现在营业的店铺还真不少,修表的、配钥匙的、卖竹编的,都是些在别处难见到的手艺。
转到马号街那边,情况又不太一样。这边新开了几家小馆子,有卖蝉补汤的,有做卷馍的。才下午四点多,老板娘就在门口支起了大锅,骨头汤的香味飘得整条街都是。她说现在生意慢慢好起来了,虽然还比不上从前,但总算是开了张。
要说最让我惊喜的,是发现了那条叫梨花巷的地方。巷子不宽,但干干净净的,墙边摆着几盆月季花开得正好。这里有家旧书店亮着灯,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在整理刚收来的旧书。他说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让喜欢看书的人有个去处。
在巷子里转悠的时候,碰见个住在附近的大爷。他摇着蒲扇坐在门槛上,乐呵呵地说:“这些日子看着巷子一家家亮灯,心里就踏实。要是巷子都关门了,那才叫冷清呢。”这话说得在理,巷子活起来了,整座城才有了温度。
不过也不是所有巷子都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有些深巷还是静悄悄的,偶尔有电动车经过,带起几片落叶。但能看到不少店铺都在打扫卫生,准备重新开业的样子。有位正在擦玻璃的店主说,再过半个月,他家的卤味店就能开张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巷子里的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饭菜的香味从各家飘出来,下班回家的人提着菜匆匆走过。这种日常的景象,在之前停业的日子里显得特别珍贵。现在能看到宿州哪些小巷已开放,确实让人心里暖暖的。
走得累了,我在巷子口的茶摊坐下。老板娘拎着大铜壶给客人续水,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舒展。隔壁桌几个老人在下象棋,时不时传来棋子落盘的脆响。这样的夜晚,让人忘记了时间在走。
回头看看这些亮着灯的巷子,虽然不算特别华丽,但实实在在的。它们就像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藏着最地道的宿州味道。要是你也想感受这份烟火气,不妨抽空来这些营业的小巷子走走,说不定能遇见让你惊喜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