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东阳200元爱情寻踪
东阳江的水还在流,只是桥头那家录像厅早就拆了。老街拐角的电话亭,以前总有个穿工装的小伙子攥着两块钱硬币,等长途电话那头的姑娘说“我想你”。现在啊,连公共电话都锈成了废铁。
前些天在面馆吃馄饨,听见隔壁桌两个小年轻嘀咕:“现在开房都要叁百起步,哪像你们当年,五块钱通宵录像厅就能谈一场恋爱。”这话让我差点呛着,忽然想起前阵子网上老有人问——东阳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
二百块钱能买什么
现在二百块钱能干啥呢?商场里吃顿火锅都不够,买支口红还得挑平价牌子。可二十年前,二百块是我在木雕厂半个月的工资。那时候追姑娘,揣着二百块心里特有底——五块钱买两张电影票,剩下的够在解放路逛整晚。她看中小摊上的头花,叁块钱我抢着付账,她低头笑的样子,我现在都记得。
现在谈恋爱好像成了烧钱的事。情人节要转520红包,纪念日得送神仙水,周末不去高级餐厅就好像不够诚意。上次听说有个小伙子和姑娘约会,只带了二百块预算,姑娘当场脸色就不好看了。
但你说二百块的爱情真绝迹了吗?我倒觉得不一定。
老张的烧饼摊
菜市场口的老张,每天四点起来和面。他老婆总在六点准时出现,系上围裙帮忙收钱。有次我买烧饼,老张递给我一个特别圆的:“这个好看,留给我家那口的。”他老婆听见了,轻轻拍他后背:“傻不傻。”
他们收摊后,会一起去江边散步。老张兜里永远揣着二百块现金,他说这是“应急基金”。其实能有什么急事呢?最多是给老婆买把新头绳,或者突然想带她去吃碗豆腐脑。这二百块在他们手里,比很多人的两千块还经花。
东阳200元爱情寻踪,或许不该去商场影院,而是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地方。
我认识个90后快递员,他追女朋友的方法挺特别——每天路过她上班的便利店,买一瓶叁块钱的绿茶。坚持了半年,终于敢开口约人家吃饭。第一次约会就在江滨公园,买了二十块钱的炸串,坐在长椅上看夕阳。现在他们结婚了,那姑娘还说,最怀念的就是公园长椅上吹着风吃炸串的傍晚。
所以你看,不是钱的问题,是心意变了味道。当大家都觉得谈恋爱必须摆足排场,那些简单的好反而显得珍贵。
吴宁西路有对摆夜宵摊的夫妻,我常去他们那儿吃炒粉。有晚下雨,没什么生意,丈夫突然说:“今天赚了二百整,带你看电影去。”妻子边收摊边笑:“神经啊,都十点了。”最后他们真的收了摊,撑着伞往电影院方向去了。湿漉漉的街道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这大概就是东阳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它不在价钱,在愿意把最好的给你那份心。
现在经过那些亮晶晶的商场,我偶尔会想,是不是我们把爱情包装得太贵了。贵的不是消费,是那种生怕显得寒酸的心态。其实感情这东西,从来不是看你能花多少,是看你愿意把仅有的分享多少。
就像老张那个特别圆的烧饼,就像快递员那瓶每天的绿茶,就像雨夜里说走就看的电影。这些瞬间里,二百块能买到的,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