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快餐品茶工作室,泸州休闲茶饮快餐服务
最近走在泸州街上,总能看见不少挂着“快餐品茶”招牌的小店。说真的,第一次看到“泸州快餐品茶工作室”这个名头时,我愣是站在门口琢磨了好一会儿。这到底是卖盒饭的,还是喝茶的地方?
推门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左手边是整排的青花瓷茶叶罐,右边却是冒着热气的快餐保温柜。穿着棉麻围裙的姑娘笑着招呼:“套餐配的凤凰单丛马上好,您先找位置坐。”得,这下明白了——原来真是又能吃饭又能喝茶的地儿。
快节奏里的慢时光
他们家最让我惊喜的是,明明主打快餐模式,喝茶这件事却半点不含糊。透明的玻璃壶里,茶叶慢慢舒展,汤色渐渐染上蜜绿。旁边白领模样的常客告诉我,他天天午休都来,二十五分钟吃完两荤一素的套餐,再花十分钟品壶正山小种,“比喝奶茶舒坦多了,下午开会都不犯困”。
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人,有次凑过来闲聊:“现在年轻人哪有大把时间泡茶室?但好茶不该只在商务宴请时才喝到。”他指着墙上的价目表,最便宜的茶饮才十二块,“让大伙儿吃饭时顺带喝杯好茶,这就我们搞泸州快餐品茶工作室的初衷”。
我发现这种模式特别对出租车司机的胃口。经常看见师傅们端着套餐坐在靠门位置,手边搁着大杯茉莉花茶。有个老师傅说得实在:“以前吃完盒饭总觉得油腻,现在十块钱加壶消食解腻的熟普,能舒服大半天。”
茶香里的烟火气
说来有趣,在他们家总能碰到些意想不到的搭配。上次就见个姑娘吃着麻辣牛肉盖饭,配的却是清香型铁观音。我问她这么搭能行吗,她狡黠一笑:“以毒攻毒呗,重口味配重香气。”你还别说,试过一次后发现,热辣的饭菜过后,用醇厚的茶汤漱漱口,那种清爽感确实让人上瘾。
后厨的张师傅有次休息时告诉我,他们现在研发新菜都会考虑配什么茶。红烧肉配滇红,清蒸鱼搭龙井,连炒青菜都要想是该配茉莉花茶还是菊花茶。“现在熟客都养成习惯了,点完菜就直接喊‘老规矩,来壶寿眉’。”
这种泸州休闲茶饮快餐服务的妙处,大概就在于把阳春白雪的茶文化和下里巴人的日常饮食捏合得天衣无缝。没有繁复的茶艺表演,没有故作高深的茶叶知识,就是简单实在的一饭一茶。墙上贴着手写的茶叶功效:绿茶清热、红茶暖胃、普洱消食,简单几个字,倒让不少年轻人对茶产生了兴趣。
最近发现他们多了些新花样。晚上七点后,灯光调暗变成茶酒吧,居然有普洱茶调的酒饮。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孩子围坐着,边喝冰萃乌龙边打游戏。老板在柜台后慢悠悠擦拭茶具,偶尔和熟客聊两句茶叶行情。空气里飘着饭菜香、茶香,还有轻轻的笑语声,这般光景,倒真成了这闹市里难得的安心处。
或许这就是现代人要的生活吧——不必专门腾出午后时光,不用纠结繁文缛节,在填饱肚子的间隙,自然而然品到一盏好茶。当龙井的豆香混着宫保鸡丁的锅气,当普洱的枣香裹着米饭的热雾,这种奇妙的搭配,反倒成就了忙碌生活里最真实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