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女学生喝茶群,女生茶话会小组

发布时间:2025-11-06 08:22:30 来源:原创内容

邵武这地方不大,傍晚放学时总能遇到熟人。去年深秋,我抱着书本穿过操场,远远看见同班的几个女生围在石桌旁,中间摆着个冒着热气的保温壶。“快来尝尝我外婆做的桂花红茶!”扎马尾的班长朝我招手,那片融融暖意就这样撞进了我的生活。

后来我才知道,这看似随意的茶聚其实有个名字——邵武女学生喝茶群。没人记得最初是谁发起的,只晓得每周末总有人在群里喊一声,大家便揣着自家茶叶和零嘴凑到一块。有时在谁家的阳台,有时干脆就在学校后山的凉亭里。

茶香里的悄悄话

记得第一次正式参加活动,我紧张得手心冒汗。可当班长把青瓷杯推到我面前,焦糖色的茶汤晃着细碎的光,隔壁班那个很文静的女生突然开口:“这味道让我想起奶奶的樟木箱子里,总藏着用茶梗熏过的旧手帕。”就这一句话,像打开了什么开关,姑娘们的话匣子都活络起来。

我们聊月考时画满红圈的试卷,聊小卖部新进的荔枝味硬糖,聊暗恋的男生骑单车时总把校服外套系在腰间。茶壶咕嘟咕嘟地响,那些平日里不敢说、没处说的话,都跟着水汽轻轻飘起来。那个总考年级第一的学霸抿着茶小声说:“其实我每晚都躲在被窝里哭,怕下次考不好。”她说这话时,有叁四个姑娘同时把削好的苹果递过去。

这种默契让我觉得,我们组建的不只是女生茶话会小组,更像在水泥森林里找到了一片能自由呼吸的绿洲。

茶杯中的四季

春天我们喝茉莉花茶,看细白的花瓣在杯中舒展;夏天换成凉浸浸的绿茶,加上几片薄荷;秋天必定要煮桂圆红枣茶,甜香能飘出老远;等到了冬天,就围着小火炉烤橘子,顺带暖手。茶具也五花八门——班长带来的紫砂壶被她爸用得油光发亮,文艺委员的玻璃杯总插着当季的野花,而我最常用那个印着卡通图案的马克杯,杯壁上还有道洗不掉的茶渍。

有回下暴雨,我们被困在凉亭里。雨水顺着亭角哗哗往下淌,像挂了一排水晶帘子。不知谁起了个头,我们竟然对着雨幕背起了古诗。从“寒夜客来茶当酒”背到“晴窗细乳戏分茶”,背到卡壳处就嘻嘻哈哈地混过去。那时我突然明白,古人说的“以茶会友”,大概就是这般光景。

当然也有闹别扭的时候。为谁忘了洗茶盘,或是谁不小心泼湿了别人的作业本。可往往下一周见面时,总有人默默多带一包茶点,话题自然而然又接上了。茶凉了再续,话说开了就算,这大概是我们心照不宣的规矩。

现在偶尔经过那个凉亭,还能闻到若有似无的茶香。其实哪是真的茶香,不过是记忆给那段时光镀上的味道。上个月整理书包,抖出几片干枯的茉莉花瓣,小心地夹进日记本里。隔壁房间传来消息提示音——是群里的姑娘在问:“这周末,老地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