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嫩茶论坛,绵阳新茶品鉴交流
初入茶圈的那点事儿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绵阳嫩茶论坛的时候,我正对着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茶包发愣。朋友拍着我肩膀说:“想学喝茶?你去那个绵阳新茶品鉴交流版块看看,比在这儿瞎挑强多啦。”将信将疑地点开链接,没想到这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论坛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倒像是进了个热闹的茶馆。有个帖子在讨论今年清明前的毛峰,楼主拍了张照片——白瓷碗里嫩芽舒展,汤色清亮。下面跟帖的有资深茶客,也有刚入门的新手。有人说起自己在北川农家尝到的头采茶,那股鲜灵劲儿到现在都忘不了;有人抱怨水温总控制不好,把好茶叶烫出了涩味。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我忽然觉得,喝茶这事,好像没那么玄乎了。
在绵阳嫩茶论坛混久了,慢慢摸出些门道。原来选茶不只看价格,得看产区、时节、制作工艺。江油那边的茶园,开春头采的茶叶确实不一样,泡开后能闻到淡淡的板栗香。论坛里的李老师傅常说:“好茶自己会说话,关键是你得学会听。”
最让我惊喜的是上个月参加的线下品鉴会。组织者就是论坛里的茶友,地点选在涪江边的一个茶室。那天尝了叁款不同产区的绿茶,大家围坐一圈,交流各自的感受。有人说喝出了兰花香,有人觉得后味带甜,而我...说实话,头两杯除了“好喝”说不出别的。但听着大家的分享,再细细品味,还真的捕捉到了那些微妙的不同。
现在逛菜市场,我也能跟着卖茶的老板聊上几句了。上周买的那个甘露,老板夸我识货。其实哪是我懂行,不过是在绵阳新茶品鉴交流里看得多、学得多了。论坛就像个随身的老师傅,随时能请教,还不会嫌你问题笨。
前几天看到个新帖子,楼主晒了自己在家炒茶的照片,锅烧得太热,茶叶有点焦边。但下面清一色是鼓励和建议,有人分享控火技巧,有人提醒采摘时机。这种氛围,让学茶变成了一件温暖的事。从认茶、泡茶到懂茶,这条路还长着呢,但有了这群同好相伴,每一步都走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