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如何找到能包的大学生,高平怎样寻得可包的大学生
高平最近可真是有点发愁。他手头有个急活儿,工期紧任务重,靠自己团队根本忙不过来。那天晚上他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琢磨,这上哪儿去找靠谱又灵活的大学生来帮忙呢?
他先想到了大学里的社团。周末特意跑了趟本地的理工院校,在宣传栏前转悠了半天。篮球社、文学社、动漫社...种类倒是挺多,可就是没看到专门接外包项目的社团。倒是有个计算机协会,可惜联系上负责人之后,发现他们主要组织比赛和讲座,不接外面的活儿。
换个路子试试
正当高平发愁的时候,他表姐给他提了个醒:“现在的大学生啊,都在各种平台上接活儿。你不如去那些专门做技能接单的网站看看?”这话一下子点醒了他。当天晚上,高平就注册了几个平台账号,开始发布项目需求。
不过这个过程也没想象中顺利。头两天收到的简历不少,但仔细一看,好多都是在读大一大二的学生,虽然热情很高,但项目经验确实不太够。高平心里直打鼓:这要是把活儿交出去,质量能保证吗?
后来他学聪明了,在项目描述里特意加了一条:“需要有实际项目经验”。这么一来,投简历的人虽然少了,但质量明显上来了。有个大四的学生小李,简历上写着参与过两个商业项目,沟通起来特别专业,上来就直接问技术细节和交付标准。
高平慢慢摸出了门道。要想找到能包的大学生,光靠广撒网不行,得把要求说得明明白白。比如开发周期、技术栈要求、验收标准这些,写得越具体,越容易吸引到合适的人选。
现在高平已经和小李合作过两次了,每次都很顺利。他最近还在琢磨,是不是可以建立个长期合作的团队,把这种临时性的外包变成稳定的协作模式。毕竟找到靠谱的人不容易,既然遇到了,就得好好维护这段合作关系。
说起来,高平这段经历还挺有代表性的。现在不少公司都有临时性的项目需求,而大学生群体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空闲时间,本来应该是很合适的搭配。关键是怎么把这两边有效地对接起来。
高平后来跟朋友聊天时说到,其实大学生接外包最看重的不仅仅是报酬,还有项目能不能给简历加分。所以他后来发布项目时,都会特意说明这个项目能锻炼哪些技能,完成后能获得什么样的项目经验。这样一来,投简历的学生质量果然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有时候走在大学城附近,高平都会不自觉地观察那些行色匆匆的大学生。他们背着书包,抱着笔记本电脑,说不定其中就有下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有意思,需要的人和被需要的人其实就在同一个城市里,只是需要找到那个连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