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生饮茶文化与课堂学习

发布时间:2025-11-02 13:55:32 来源:原创内容

走进昌吉的任何一所校园,你可能会闻到淡淡的茶香飘在走廊里。这可不是什么教职工休息室传来的味道,而是学生们课堂上的日常气息。昌吉学生品茶喝茶上课这件事,乍听起来挺新鲜,实际上已经悄悄融入了校园文化。

初二学生小艾的保温杯总是装着父亲泡的茉莉花茶。“以前上课容易犯困,现在喝点热茶反而精神多了。”她说着拧开杯盖,一股清甜的香气弥散开来。隔壁班的体育生更喜欢喝砖茶,他们说训练后喝上一口特别解乏。渐渐的,课间分享各自带的茶叶成了同学们的新话题。

茶香里的文化传承

这种学生饮茶文化的兴起并非偶然。去年学校劳动课上,老师带着大家在校园角落开辟了小块茶圃。孩子们亲手播种、浇水,看着茶苗破土而出。生物老师顺势讲解了茶叶的光合作用,地理课则补充了不同茶区的气候特点。你说怪不怪,那些平时背不会知识点的同学,现在聊起茶叶生长习性倒是头头是道。

语文老师更是别出心裁,把陆羽的《茶经》选段搬进了课堂。学生们一边品着清茶,一边朗读“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文字里的茶香仿佛穿过时空,与教室里的茶香交织在一起。有学生开玩笑说,这样上课连古文都变得有味道了。

不过最让人惊喜的是,这些捧着茶杯的孩子们确实在发生变化。以前课间追逐打闹的少了,围坐品茶的多了;碳酸饮料渐渐被各式茶饮替代;就连最坐不住的学生,也能安静地完成一套茶艺流程。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延伸到了家庭生活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开始主动给长辈奉茶了。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推行都会遇到困难。有的老师担心喝茶会影响课堂纪律,也有家长觉得孩子年纪小不适合喝茶。为此学校专门邀请了营养师开讲座,讲解适量饮茶对青少年的益处。班主任们则摸索出了“茶歇时刻”,在下午第一节课前安排十分钟的饮茶时间,既解乏又不会影响后续课程。

现在你如果在傍晚经过昌吉的学校,常能看见这样的画面:夕阳斜照进教室,几个值日生不急着回家,而是围坐在课桌拼成的茶台前,专注地练习刚学的茶艺。热水冲进茶壶的声响,与窗外归巢的鸟鸣合成一曲特别的放学铃。这些年轻的身影在茶香氤氲中,似乎找到了传统与现代教育的奇妙连接点。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学生回忆起校园时光,记忆里不只有公式和课文,还会有茶杯中浮沉的绿叶,以及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馨香。而此刻,茶香依然每天准时飘荡在教室里,伴着琅琅书声,编织成独具特色的校园风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