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西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附近区域俗称炮楼区
潞西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这个称呼我第一次听到时还挺纳闷的。你说好好的大学城,怎么就跟军事工事扯上关系了呢?后来跟几个学长闲聊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周边那些密密麻麻的出租楼,一栋挨一栋,方方正正的,远看真像战争片里的炮楼。
记得刚来这里读书时,导航显示到达目的地,我站在路边愣是分不清东南西北。放眼望去全是清一色的六层小楼,外墙贴着差不多的瓷砖,阳台挂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这些楼间距窄得吓人,要是住对面楼,估计连邻居家今晚吃什么菜都能看清楚。
炮楼区的生活图景
住进炮楼区才发现,这里简直就是个小世界。一楼全是店铺,麻辣烫、打印店、理发厅、网吧,应有尽有。特别是晚上,烧烤摊的烟雾混着香味飘上来,馋得人睡不着觉。房东们在楼下摆着麻将桌,边打牌边收房租,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惬意。
住在我们隔壁的是美术系的小王,他那个房间从早到晚都飘着松节油的味道。有次我去串门,好家伙,整个房间堆满了画框,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他苦笑着说:“这炮楼区虽然挤是挤了点,但房租便宜啊,我们搞艺术的,能省就省呗。”
要说这炮楼区最热闹的时候,还得数晚上九十点钟。学生们下课回来,整条街顿时活了起来。小吃摊前围满了人,外卖小哥在巷子里穿梭,偶尔还能听到有人站在阳台练声乐。虽说环境嘈杂了些,但这种烟火气,倒是让人感觉特别真实。
不过住在炮楼区也有不少烦恼。比如隔音效果实在太差,楼上走动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有一回凌晨两点,不知道哪户在看球赛,进球时的欢呼声把半栋楼都吵醒了。第二天在楼道里碰到,大家互相瞅着对方的黑眼圈,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最近听说政府要整治这片区域,说是要改善居住环境。消息传开后,同学们都在讨论这事儿。有人盼着能住得舒服点,也有人担心整改后房租会上涨。要我说啊,这炮楼区虽然条件简陋,但确实给我们这些学生提供了个落脚的地方。
前两天路过新建的学生公寓,条件是好多了,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大概是少了那种邻里之间端着饭碗串门的热乎劲儿,少了半夜饿了能下楼撸串的便利。炮楼区就像个不太讲究但特别实在的老朋友,缺点一大堆,可相处起来就是自在。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这片被戏称为炮楼的区域,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我们大学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些深夜里亮着的窗户,不知道藏着多少年轻人的梦想和故事。或许很多年后,当我们回忆起大学生活,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这个拥挤却充满生机的炮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