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呼和浩特茶室品茗感受记录
那天朋友突然问我,知不知道呼和浩特有个挺特别的品茶工作室?我愣了一下,在草原青城喝茶?这组合倒是新鲜。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我按着导航找到了藏在闹市小巷里的这家茶室。
推开木门的瞬间,焙火香混着奶香扑面而来——原来是间专营内蒙古奶茶的工作室。穿着蒙古袍的茶艺师正在用铜锅熬制奶茶,她说他们用湖北青砖茶打底,配上鲜牛奶和盐巴,慢火搅拌四十分钟。“现在很多奶茶店用粉末冲泡,我们坚持古法熬制,”她舀起一勺棕红色的茶汤,“虽然费时,但味道醇厚。”
当草原遇见茶香
我看着她在茶海里徐徐注入茶汤,突然想起小时候在牧区外婆家喝过的味道。记得外婆总说,砖茶要煮到第叁遍才出真味。工作室主人是位蒙古族大叔,他告诉我这两年呼和浩特的品茶工作室渐渐多了起来,但像他这样专注少数民族茶饮的还不多见。“很多人不知道,蒙古族喝茶的历史比想象中更久远。”
尝了口刚煮好的奶茶,咸香中带着青砖茶特有的陈韵,完全不同于甜腻的台式奶茶。茶艺师又端来炒米和奶皮子,教我先嚼点炒米再喝茶,果然口感更丰富。窗外飘着雪,捧着温热的铜碗,突然觉得在这座城市里,还能找到这样延续传统的地方真不容易。
隔壁桌来了对年轻情侣,女生小声说这是她第叁次来这家呼和浩特品茶工作室了。“每次心情烦躁就会来坐坐,”她转动着手中的茶碗,“比喝咖啡舒服多了。”茶艺师闻言又给他们添了勺奶皮子,说这是今天刚送来的新鲜货。
我注意到墙上的照片记录着工作室举办的蒙古族茶会,人们围坐在毡房里用传统的木碗喝茶。大叔说现在年轻人对茶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他们每周举办的茶会基本都爆满。“不过要找到懂蒙族茶道的茶艺师还挺难,”他擦拭着铜锅苦笑,“现在的孩子更愿意去咖啡馆打工。”
准备离开时,雪下得更大了。茶艺师送我到门口,递来一小包他们自配的茶砖。“冬天喝这个暖胃,”她笑着说,“我们这的呼和浩特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很多客人都说比网红奶茶店有意思。”我揣着那包温热的茶砖走进雪里,突然觉得这座熟悉的城市,原来还藏着这么多值得慢慢品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