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学生品茶上课,广水学子品茗课堂
广水学生品茶上课,广水学子品茗课堂——这标题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新鲜?我第一次听说时,心里也犯嘀咕:茶和课堂,这俩能扯上关系吗?
那天我路过广水小学,正巧赶上他们的“茶香课堂”。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茉莉花香,孩子们正襟危坐,面前摆着精致的白瓷茶具。你猜怎么着?这可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而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茶香里的古诗词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品一口茶,感受一下陆游笔下‘晴窗细乳戏分茶’的意境。”年轻的语文老师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沫。孩子们学着她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啜饮。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只听见茶汤入喉的细微声响。
坐在角落的小男孩忽然举手:“老师,我好像明白为什么古人说‘茶如人生’了。这茶刚入口时微苦,但回味是甜的。”他挠了挠头,“就像...就像背古诗,开始觉得难,背会了就特别有成就感。”
你说这孩子说得妙不妙?要是在普通课堂上,他可能都不敢开口。但在这品茶的氛围里,连最腼腆的孩子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不一样的课堂氛围
我悄悄问旁边的班主任:“这样上课,不影响教学进度吗?”她笑了:“刚开始我们也担心,后来发现效果出奇的好。孩子们为了能安安静静品茶,课前预习都特别认真。而且啊,在茶香的熏陶下,连最坐不住的几个男生都能静下心来听课了。”
正说着,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每个孩子的茶杯旁都放着笔记本。他们时而品茶,时而记录,那专注的神情,真像那么回事儿。有个小姑娘还在本子上画了幅画——茶杯里升腾的热气,化作书页的形状。
这种教学方式,把抽象的文学意境变得可感可知。孩子们通过品茶,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禅茶一味”,什么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比单纯讲解课文要生动得多。
广水学生品茶上课这件事,让我想起小时候在田间地头认字的经历。那时候老师带着我们,一边看庄稼生长,一边学“春种一粒粟”这样的诗句。现在的孩子能在茶香中感受传统文化,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临别时,语文老师送我一套孩子们设计的茶艺书签。“这是我们下节美术课要用的教具,”她骄傲地说,“把茶艺和手工课结合起来,孩子们可喜欢了。”
走出校门,那股茶香似乎还萦绕在鼻尖。我在想,教育有时候真的需要这样的“慢功夫”。不急不躁,就像泡一壶好茶,要耐心等待茶叶慢慢舒展,才能品到最醇厚的滋味。广水学子品茗课堂,品的不只是茶,更是一种学习的态度,一种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