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品茶上课群,潮汕工夫茶研习社

发布时间:2025-11-06 13:38:43 来源:原创内容

昨天下午我又路过长平路那家茶庄,里面飘出的凤凰单丛茶香,还是那么勾人。这让我想起刚加入汕头品茶上课群那会儿,连水仙和肉桂都分不清的糗事。

从茶小白到入门

你说潮汕人哪有不喝茶的?可我家以前就是用大杯子随便泡泡。第一次参加活动时,我看人家温杯烫盏觉得真费事,现在才懂,这就好比吃饭前要摆好碗筷,是给自己一个准备品茶的仪式感。组长林老师说得挺在理:“别把工夫茶想得太玄乎,它就是让咱们慢下来,好好对待手里的这杯茶。”

群里每周叁的线下活动就在老市区的小院。记得有回冲泡蜜兰香,我手忙脚乱把水烧得太滚,林老师笑着按住我壶:“年轻人别急,这好茶叶也怕烫,得像对待朋友那样温柔点。”嘿,还真是,同样那包茶叶,水温稍凉些泡,居然喝出了红薯蜜香。

茶香里的烟火气

我们这群人凑在一起,倒不像正经上课。这边讨论着冲泡手法,那边已经在传绿豆饼了。上个月尝到陈姐带来的老枞水仙,茶汤金黄透亮,入口那股木质苔藓味,让人想起雨后树林。坐我对面的老伯抿了一口,眯眼说:“这茶啊,像我年轻时在乌岽山喝到的味道。”这话匣子一开,大家纷纷说起自己与茶的故事。

潮汕工夫茶研习社最让我喜欢的,就是这份接地气的认真。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茶道表演,专注怎么把日常的茶泡好。李叔有句话特别实在:“家里来客人,能稳稳当当泡出杯好茶,比说再多客气话都强。”

说来也神奇,自从在汕头品茶上课群跟着大家学习,连我爸那种老茶客都夸我泡茶有进步。其实改变的何止是泡茶技术?以前总忙着赶路,现在学会了留个下午,安静地喝泡茶。看着茶叶在盖碗里舒展,心情也跟着放松下来。

昨天我在群里发了张自己布置的小茶席,几个新成员问这是在哪儿学的。我忽然意识到,这个以茶会友的小圈子,正悄悄把工夫茶的种子撒向更多人。就像那泡已经淡了的茶叶底,依然在壶底散发着余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