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茶室时光感受记录
那家藏在黄河边的青铜峡品茶工作室,上周末可算让我给找着了。朋友念叨过好几次,说是个能让人把心静下来的地方,我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就去了。
一推开那扇老木门,就跟外头车水马龙的世界隔开了。屋里飘着股似有若无的茶香,不是那种冲鼻的香,是悠悠的、绵绵的,像根看不见的线,引着你往里走。穿着素色棉麻衫的茶艺师抬头冲我笑了笑,没多说话,只比了个“请”的手势。
一泡兰香的惊喜
茶艺师推荐了本地的贺兰山紫笋。看她温杯、投茶、注水,动作不紧不慢的,像早上的太极拳。热水冲下去那一刻,一股清雅的兰花香“呼”地就窜了上来,我鼻子不自觉地跟着动了动。“这香气……”我话没说完,她就把第一泡茶汤递了过来。汤色清亮亮的,入口微苦,可还没等咂摸出苦味儿,回甘就涌上来了,满嘴都是甜润。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像小时候含了颗冰糖,含到最后才品出那甜是从里头透出来的。
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她说这茶长在石头缝里,根扎得深,所以味道才这么有筋骨。我听着听着走了神,看着窗外黄河水慢悠悠地流,突然觉得,这品茶工作室的时光,不就是让我们这些活在快节奏里的人,找个地方把根往下扎一扎么?
第二泡味道又不一样了。香气沉下去了,茶汤更醇厚,顺着喉咙滑下去,胸口都暖乎乎的。我索性靠在椅背上,任由自己放空。说来也怪,平时手机隔几分钟就得看一眼,这会儿放在包里,倒不觉得惦记了。
手上的茶,心里的静
茶艺师教我闻香杯里残留的冷香。热的时候是奔放的花香,凉下来居然变成了淡淡的蜜甜。她说这就是茶的脾气,不同温度下,给你看不同的面相。就像人,急吼吼地相处,和静下心来慢慢了解,得到的印象肯定不一样。
隔壁桌来了对老夫妻,老先生一直在说年轻时在青铜峡勘测的旧事,老太太就安静地听,偶尔给他续杯。他们不怎么交流,可那份默契,全在那一斟一饮里了。我忽然想,这种茶室时光的感受,大概就是让你学会在细微处品出生活的滋味吧。哪怕是杯普通的茶,只要你肯花时间,它就能回报你意想不到的丰富。
第叁泡的时候,我已经能分辨出茶汤里更细微的层次了。除了兰花香,还有点青苔的清气,像是雨后走进深山老林的味道。
走出工作室时天都快黑了,我站在黄河边深吸了口气。这半天下来,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收获,就是觉得心里那团乱麻,不知什么时候被轻轻解开了。可能这就是品茶工作室的魅力吧——它不给你讲什么大道理,就安安静静地陪你喝杯茶,让你自己品出点儿什么来。
回城的车上,嘴里还留着那若有若无的甜。我在想,下回该带哪个朋友来呢?这样好的茶室时光感受,独享了总觉得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