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盘州茶室品茗感受记录
盘州这座小城的午后总带着几分慵懒,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青石板路上跳跃。朋友老陈神秘兮兮地说要带我去个地方,转过两条老街,一块木制招牌出现在眼前——"清韵茶舍"。
推开门的瞬间,茶香扑面而来。工作室不大,布置得却相当雅致。原木茶架上整齐摆放着各式茶罐,墙上挂着书法作品,最吸引我的是靠窗的那个茶席,上面铺着靛蓝染布,几件茶具静静地等着懂它们的人。
初识茶师
茶舍主人是位叁十出头的女士,大家都叫她林老师。她正在为两位客人冲泡绿茶,动作流畅得像在跳舞。"这是今年明前采摘的本地毛尖,"她轻声介绍,"水温要控制在85度,才能激发出它的鲜爽。"
我坐在旁边观察,发现她每次注水都很讲究,水流细而稳,沿着盖碗边缘缓缓注入。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透过玻璃公道杯,能清晰看到茶汤逐渐变得清亮透绿。老陈碰碰我胳膊:"瞧见没,这就是功夫。"
等待我们自己的茶席布置时,我在茶架上发现了好几个贴着"盘州古树茶"标签的陶罐。林老师注意到我的目光,笑着走过来:"这些都是本地茶农自己采摘制作的,算是我们盘州的宝贝。"
品茶时光
我们选的是盘州特有的古树红茶。林老师温壶、投茶、闻香,每个步骤都不紧不慢。"好茶需要耐心,"她边说边将第一泡茶汤倒入茶海,"这一泡主要是唤醒茶叶,我们通常不喝。"
当第二泡茶汤倒入品茗杯时,浓郁的蜜香已经弥漫开来。我小心地端起茶杯,先观其色——红艳明亮;再闻其香——带着淡淡的野花气息;最后小口品尝,茶汤顺滑,回甘明显,确实与我平时喝的茶很不一样。
"这种感觉很特别,"老陈眯着眼睛,"茶汤在口腔里转一圈,能品出好几种层次。"林老师点点头:"这就是盘州古树茶的特点,山野气息很足,茶气也够劲道。"
我们边喝边聊,从茶叶的采摘时节聊到制茶工艺,从冲泡技巧聊到品茶心境。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茶已经泡了十余道,茶味由浓转淡,但韵味依然绵长。
林老师分享了个小故事:去年冬天,有个外地客人专门来找盘州古树茶,说是在朋友家喝过一次就忘不了那个味道。"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盘州也是产茶区,虽然产量不大,但品质很好。"她语气里带着些许自豪。
喝茶的间隙,我注意到墙角的炭火小炉上坐着一个陶壶,里面煮着老白茶,那是给常客准备的"工作茶"。林老师说,有些老街坊来这里不图喝多好的茶,就是喜欢这个氛围,坐一下午,聊聊天,很放松。
离开时已是黄昏,街灯初上。我手里提着林老师推荐的盘州古树茶,心里还回味着刚才的茶香。这次盘州品茶工作室的体验让我明白,喝茶不只是在解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那些看似繁琐的冲泡步骤,其实都是在帮我们慢下来,好好感受当下。
走在回家的路上,老陈忽然说:"下次休息日,咱们再来?"我笑着应下,心里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品茶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