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喝茶快餐号,峨眉品茗小吃号
说起峨眉山,大家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肯定是金顶的云海、顽皮的猴子,还有那巍峨的佛像。可今天咱不走寻常路,不说那爬山拜佛的事儿,单聊聊这山脚下的一处独特风景——“峨眉山喝茶快餐号”。
你可别被这名字唬住,以为是什么火车站台或者轮船码头。它其实就是一家小店,铺面不大,挤在热闹的街市里头,稍不留神就走过了。但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地方,却藏着地道的峨眉味儿。
我第一次走进去,纯粹是爬完山累得够呛,想找个地方歇歇脚,灌点水。店里头摆着几张原木桌子,竹编的椅子坐上去吱呀响,反倒有种回家的松弛感。老板娘是个爽快人,见我进来,也不多问,直接拎着一壶热茶就过来了。“先喝着,暖暖身子,菜单在墙上,看好了叫我。” 这话听着就舒坦。
一杯茶的工夫
我端着那杯茶,是本地的竹叶青,茶叶在杯子里一根根竖着,慢慢舒展开,茶汤清亮亮的。一口下去,那股子鲜爽劲儿直接从喉咙滑到胃里,爬山的疲惫好像瞬间被冲走了一大半。我这才有空仔细打量,旁边几桌的客人,有和我一样的游客,捧着茶杯龇牙咧嘴地喊烫,却舍不得放下;也有本地的老人家,眯着眼,慢悠悠地品,一坐就是一下午。
这“峨眉山喝茶快餐号”,妙就妙在它不跟你故弄玄虚。茶,就是老百姓常喝的那种,价格实在;环境,也说不上多雅致,但胜在干净、随意。你在这儿用不着正襟危坐,研究什么茶道礼仪,累了就瘫着,渴了就大口喝,完全不用端着。这种自在的感觉,恐怕比那些装修得富丽堂皇的茶楼,更接近喝茶的本意。
正琢磨着,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我抬头看墙上的菜单,除了茶,果然还有几样小吃。豆花、叶儿粑、炸土豆……都是些本地寻常吃食。我点了一份豆花和叶儿粑。豆花是咸辣的,配上香脆的撒子,口感丰富;叶儿粑软糯糯的,里面的肉馅咸香可口,几口下肚,踏实得很。
这么一搭配我算是明白了,这“喝茶快餐号”,重点不单在“喝茶”,更在“快餐号”这叁个字上。它就像一个生活的中转站,为匆匆过往的行人,提供一个快速补充能量和放松片刻的港湾。你不用耗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就能获得最直接的满足。
后来我跟老板娘聊起来,她说这店名是她父亲起的,意思是像过去的快餐车一样,方便、快捷,但卖的又是咱们本地的茶和小吃,所以后来又有人叫它“峨眉品茗小吃号”,听着是文雅了些,但她还是喜欢原来那个,说有劲。我想,这股子“劲”,大概就是那种不加修饰的生活气息吧。
如今城市里的茶馆越开越高档,点心也越来越精致,但有时候,反而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也许少的,就是像“峨眉山喝茶快餐号”里这种,茶是烫的,饭是热的,人情味儿是浓的,那种最简单、最直接的熨帖。
所以啊,下次你要是来峨眉山,看完了风景,不妨也钻钻小巷子,找找这样的“峨眉品茗小吃号”。坐下来,花不了几个钱,喝杯粗茶,吃点小食,听听本地人唠嗑,说不定,这比你站在金顶上看到的,是另一个更有温度的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