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上课喝茶辩辩群,建瓯学生茶话交流群
最近在朋友圈里刷到个挺有意思的群名——建瓯上课喝茶辩辩群。点进去一看,群里正聊得火热,有人分享刚淘到的茉莉花茶,有人在问下午专业课的笔记,还有个同学发了张在建溪边泡茶的照片。这个群不知不觉成了我们建瓯学生的小据点。
刚开始我也纳闷,上课和喝茶怎么能扯到一块儿?后来发现,这里说的“上课”不光是听课记笔记。群里经常讨论老师讲的地方文化,比如建瓯版画怎么欣赏,北苑贡茶的历史渊源。有时聊到兴起,几个同学干脆约着去茶庄,边泡茶边继续话题。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反而让人记得更牢。
茶香里的家乡味
记得有次群里聊起水仙茶,在福州读书的小林突然冒出来说:“在宿舍泡建瓯带回来的水仙,整个楼道都香了!”这句话顿时炸出好多在外地的同学。厦门的老王晒出他珍藏的茶具,上海的小陈发了段在阳台种建瓯矮脚乌龙的视频。原来这杯茶,成了我们牵挂着家乡的念想。
现在这个建瓯学生茶话交流群越来越热闹了。上周还有学妹在群里求助,说要交篇对于建瓯民俗的论文。结果不出半小时,就收到了十几条回复——有推荐去大夫第参观的,有分享清明粿制作方法的,还有个学姐直接发了整本建瓯方言的电子书。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比单纯的学习群多了些人情味。
有时候晚上睡前翻翻群聊,能看到有人分享今天在茶山上拍的照片,或者讨论哪个老师的课值得去蹭。这种既接地气又有收获的交流,让人感觉特别踏实。或许这就是建瓯人特有的相处方式——不需要太正式,一杯茶的时间,就能聊出不少有意思的事。
前两天群里还在商量,要不要组织次线下茶会。虽然大家时间难凑,但光是讨论在哪里举办、带什么茶叶,就已经聊得热火朝天。也许最后不一定能成行,但这种期待本身,就给了忙碌的学习生活添了些许暖意。就像群里常说的那句话:“有空喝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