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女学生喝茶群,合山女生茶话会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表妹分享了她们“合山女学生喝茶群”的线下聚会照片,十几个女孩围着木质长桌,桌上摆着青瓷茶具和各式点心,阳光透过梧桐叶在她们肩头跳跃。表妹举着桂花乌龙茶对我眨眼:“姐,这可是我们学校的秘密基地哦。”
这个群最初只是几个女生约图书馆复习时顺手建的,没想到像滚雪球般越来越热闹。班长林薇是发起人,她说就想有个不说成绩不聊排名的地儿:“咱们别总绷着呀,偶尔也得像茶叶那样舒展开来。”现在每周五放学后,总有叁五个姑娘拎着保温杯钻进校门外的茶室,有时还会揣来自家烘的曲奇或奶奶晒的桂圆干。
茶香里的悄悄话
记得有次碰见她们在试凤凰单丛,高二的晓晓盯着茶汤突然叹气:“月考物理才68分。”空气刚有点凝固,大叁的学姐立刻把杏仁饼推过去:“我当年力学考过59呢——现在不也在985活得好好的?”姑娘们噗嗤笑起来,茶壶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像把烦恼都煮化了。她们管这个叫“茶味安慰剂”,比班主任的鸡汤管用多了。
这群姑娘的茶桌像个微型沙龙。上学期期末,大一新生小媛想转专业又不敢,在喝茶群里随口提了句。结果当晚就有学景观设计的学姐发来专业书单,学心理的姑娘分享了焦虑调节方法,还有位茶艺社的学姐约她周末去品茶静心。小媛后来跟我说:“那杯正山小种特别暖手,就像姐姐们传递的温度。”
最让我触动的是看到她们改造的“移动茶席”。上个月校运会,几个女生直接把茶具搬到操场看台,用保温壶代替茶海,给跑完叁千米的运动员递茶。运动员咕咚咕咚灌着茶水解渴时可能不知道,这群姑娘为了不打扰比赛,特意选了无声的盖碗冲泡法,连注水都屏着呼吸。
不过她们也闹过笑话。有回尝试宋代点茶,高叁的念念把茶筅甩得太欢,抹茶粉溅到隔壁桌男生衬衫上。姑娘们手忙脚乱掏纸巾时,那个男生却弯腰捡起茶筅:“能教我怎么用吗?看起来比打篮球好玩。”后来这男生成了茶群的编外成员,还帮她们设计了云订茶小程序。
现在翻开群聊天记录,除了常规的“本周普洱约起”,还夹杂着失恋求安慰、考研资料共享、甚至合租信息。那个总带玫瑰茶的女孩写道:“在合山女生这儿,茶渣都能堆肥种花,哪有过不去的坎儿呢?”
暮春时路过茶室,看见她们在绣球花丛边办“茶会”。玻璃壶里浮着几朵杭白菊,姑娘们鬓角别着同桌摘的栀子花。有人轻声哼着新学的粤语歌,歌声混着茶香飘过爬满蔷薇的篱笆。或许很多年后,当她们散落在不同的城市泡茶,仍会想起合山脚下这个让彼此变成更好版本自己的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