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私人外卖工作室,专属定制私房外卖
傍晚六点半,窗外飘着细雨,小李盯着手机屏幕犯愁。公司加班到这个点,食堂早已关门,外卖软件上翻来翻去都是那几家重油重盐的连锁店。正纠结时,同事推给他一个叫"东方私人外卖工作室"的微信号。
加上微信后,对方发来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愣住了:"您好,我是主厨王师傅。今天有新鲜到货的黑鱼片,如果您常坐办公室,可以试试我们的温补药膳鱼汤。"后面还附了张手写菜单,字迹工整得像书法作品。
当外卖开始记住你的口味
第一次下单后第叁天,王师傅主动发来消息:"上次备注说不喜欢香菜,这次新做的菌菇煲特意没放。您颈椎不舒服的话,明天我们炖天麻乳鸽汤。"小李捧着手机呆住了——连他自己都忘了提过香菜的事。
这种专属定制私房外卖的服务模式,完全颠覆了小李对外卖的认知。不再是冷冰冰的标准化餐盒,而是会随着季节变换的时令菜单,甚至根据天气推荐菜品。下雨天送来的餐盒上贴着便利贴:"今天湿度大,配了祛湿茶。"
有次小李感冒,收到外卖时发现多了一盅冰糖雪梨。王师傅在微信里说:"听您声音有点哑,这个不算在订单里。"这种有人情味的细节,让吃外卖这件事突然变得温暖起来。
厨房里的匠心
后来有次机会,小李去了他们工作室。说是厨房,倒更像中药房配着灶台。墙上的小黑板写着:"今日小暑,宜清淡。"灶台上煨着几个紫砂锅,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材香。
王师傅边切山药边聊天:"现在人总说忙,其实吃饭才是最不该凑合的事。"他坚持不用味精,调味全靠菌菇和干贝熬的高汤。每道菜都像给自家人做的,少油少盐却滋味十足。
工作室的菜单每周更新,王师傅会认真记录每个客人的偏好。李太太怀孕后忌口多,他们单独准备孕妇餐;健身的客人需要高蛋白,他们精准计算热量。这种 personalized 的服务,让每个客人都觉得这顿饭是专门为自己做的。
转角玻璃罐里泡着梅子酒,标签上写着"给张先生准备的,满叁个月就能开封"。原来有位客人提过喜欢梅酒,王师傅就默默记下了。
现在小李成了常客,办公室不少同事也陆续加入。有时候加班到深夜,收到还烫手的汤煲,打开盖子的瞬间,会觉得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终于有个地方记得你吃饭的口味。东方私人外卖工作室做的不仅是饭菜,更是用食物串联起的人情味。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客人总会不断地回来——胃和心,总有一个要先被照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