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附近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手机号,麻城周边学生随时联系联系电话
一通深夜来电
手机屏幕在黑暗中突然亮起,把我从半梦半醒中拽了出来。瞄了一眼时间,凌晨两点半。电话那头是个带着哭腔的年轻声音:“姐,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我笔记本突然黑屏打不开了,明天早上八点就要交课程论文,所有资料都在里面……”
这是我这个月接到的第七个类似电话。作为住在大学城附近的“技术宅”,不知不觉就成了学弟学妹们的“救火队员”。说实话,刚开始挺不习惯的,谁喜欢睡得好好的被吵醒呢?但听着他们焦急的声音,又实在硬不起心肠拒绝。
那天晚上我套上外套就出门了。到了那个男生租的公寓,他急得在房间里转圈,桌上还摊着好几本参考书。我检查了一下,只是内存条松了,重新插拔就解决了问题。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非要请我吃宵夜。从那以后,我干脆把微信签名改成了“麻城附近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手机号”,反正我这人本来睡眠就浅,能帮就帮吧。
不只是修电脑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成了学生们眼中的“万能帮手”。找我帮忙的事情五花八门——有女生宿舍钥匙反锁在屋里,有需要临时帮忙照看宠物的,甚至还帮一个美术系的同学赶过工。最有趣的是,有个学妹因为不敢和心仪的男生表白,半夜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办。
说实话,有些事儿我也搞不定。比如上次有个同学问我能不能修钢琴,我只能老实说这个真不会。但大多数时候,我都能帮上点忙,或者至少能指条明路。住在学校周边久了,哪家店靠谱、哪个师傅手艺好,我心里都有数。
现在想想,这个“麻城周边学生随时联系联系电话”的服务,倒成了连接我和校园的纽带。虽然毕业好几年了,但通过帮助这些学弟学妹,我好像一直没有离开过那个充满活力的环境。
记得上个月,一个女孩打电话来说她发烧了,室友都去外地实习了。我跑去给她送了退烧药和粥,顺便帮她把堆积几天的垃圾带下楼。她后来发短信说,在异乡读书,能遇到愿意帮忙的人真的很温暖。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觉得这些付出都值得。
随时在线的承诺
当然,做这个“随叫随到”的服务并不轻松。有时候正吃着饭,电话就来了;有时候电影看到最精彩的部分,得暂停出门。女朋友为此没少抱怨,说我比市长还忙。但我觉得吧,人在外面读书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
现在我和几个朋友组了个小团队,谁有空谁就去帮忙。我们还建了个微信群,把经常需要帮助的同学拉进来。这样既不会漏掉求助信息,也能互相分担。有意思的是,群里偶尔还会有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回来提供帮助,这种传承的感觉特别棒。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们傻,浪费时间做这些没什么回报的事。但看到那些被帮助的同学露出安心的笑容,听到他们说“谢谢学长”,那种满足感是很难用金钱衡量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互相帮助,彼此温暖。
手机又响了,是个大一的学妹,说她的仓鼠跑丢了,问我能不能帮忙找找。得,看来今天下午的计划又要改变了。不过没关系,这就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随时准备着,为需要帮助的同学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