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那里有站小巷,青岛那条有站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2 16:31:30 来源:原创内容

站台边的旧时光

那天下午,我偶然在老城区迷了路。拐进一条斜坡时,突然看见锈迹斑斑的公交站牌立在一棵老槐树下。站牌上的漆字已经斑驳,但还能认出“台西一路”的字样。站牌后面,是条仅容两人并肩的小巷,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

巷口杂货店的老板娘正坐在马扎上摘韭菜,我凑过去问路。她抬头笑了笑:“你找的地方往前直走,看到红屋顶右转就行。”她顺手给我指了指巷子深处。我道过谢,她却打开了话匣子:“这站台啊,立在这儿叁十多年了。以前这可是条热闹的巷子,早上等车的人能排到我家店门口。”

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巷子两侧是些老式里院,晾衣绳横跨巷子上空,挂着各色衣裳。有户人家的窗户开着,传来滋滋的炒菜声和葱花的香气。一位老爷子坐在自家门墩上,听着半导体里的京剧,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

“现在坐车的人少了,”老板娘继续说,“年轻人要么开车,要么打车,谁还在这儿等公交?就剩下我们这些老街坊,偶尔在这儿碰个头,聊聊天。”她说,这个站台就像是巷子的老朋友,虽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忙碌,但依然守在那里,看着巷子里的人来人往。

我想起老板娘说的“青岛那里有站小巷”,这个说法真有意思。在青岛,这样的小巷还真不少——一条普普通通的巷子,因为有个公交站,就成了一个小世界的中心。人们在这里相遇,在这里告别,在这里等待。

巷子中段有家修鞋铺,老师傅正在给一双皮鞋换底。他身后的墙上挂满了各式工具,每一件都磨得锃亮。我问他在这儿干了多久,他头也不抬:“从有这个站台就在了。”他说,每天听着公交车到站的声音,看着乘客上下下,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有时会有老主顾特意坐车来找他修鞋,就为了和他聊上几句。

再往里走,巷子渐渐安静下来。墙角的牵牛花开得正盛,一只花猫慵懒地趴在窗台上打盹。偶尔有自行车铃铛响起,清脆的声音在巷子里回荡。这种宁静,与巷口那个默默伫立的站台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一个代表着流动与变迁,一个守护着静止与永恒。

我不由得想起青岛那条有站的小巷,它们就像是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虽然细小,却充满活力。每条这样的小巷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它独特的气息。站台给小巷带来了外界的声响,小巷则给站台注入了生活的温度。

夕阳西下时,我又回到了巷口。站台下来了一个放学回家的男孩,他妈妈早已等在那里。母子俩手牵手走进巷子,背影慢慢消失在青石路的尽头。杂货店的老板娘开始收拾摊位,准备关门。站台静静地立在暮色中,仿佛在等待明天的第一班车。

离开时我回头望去,那青岛那里有站小巷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我突然明白,这些看似普通的地方,其实承载着最真实的生活。它们不张扬,不喧哗,只是安静地存在于城市的某个角落,成为无数人记忆中的背景板。

也许某一天,我会特意再来这里等一趟车。不是为了去什么地方,只是想再次感受那种在流动与静止之间的微妙平衡。想再听听公交车到站的声音,再看看巷子里那些平凡却温暖的日常。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