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800元快餐贵不贵,类似标题凌海快餐800元价格讨论
这几天朋友圈里总刷到对于凌海快餐的讨论,最扎眼的就是那个800元的套餐价格。说实在的,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我端着手机愣了好几秒——这价钱在普通餐厅都够四五个人吃顿像样的正餐了。
街角老王开了八年快餐店,我特意去他那儿探口风。他掰着手指头给我算:现在排骨二十八一斤,青菜都得五六块,光食材成本就比叁年前涨了四成。要是用现宰的土鸡、野生海鱼,那成本还得往上窜。老王说着把围裙往腰上一系,锅铲敲得铛铛响:“现在的人工才叫狠呢,没五千块根本留不住人。”
这价钱到底值不值
我特意找到尝过那家800元套餐的张姐,她在大商场当楼层经理,见识过不少高端餐饮。“你猜怎么着?”她抿了口茶,“装菜的盒子是高档环保材质,打开还冒热气呢。红烧肉选的是黑猪五花,青菜带着露水,连米饭都分两种——东北五常和日本越光米。”她停顿了一下,像是在回味:“送餐的小伙子西装笔挺,开着新能源车准时出现在办公楼底下。”
这让我想起小区里新开的轻食店,同样的沙拉,用普通包菜卖二十五,换成有机蔬菜就要六十八。现在的人啊,越来越愿意为品质买单。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月薪才叁四千,谁会天天吃八百块的盒饭?
住在临河小区的李大爷倒是挺想得开:“我闺女非给我订这个套餐,说是医生开的营养配方。”他掀开饭盒给我看,四菜一汤分格装着,还有张手写卡片标着热量。老人家笑呵呵的:“贵是贵点,可这鳕鱼蒸得真嫩,我这假牙都咬得动。”
做餐饮供应链的小赵给我透了更多底细。他们店每天清早去港口守着渔船,专挑那活蹦乱跳的斑节虾。调味不用味精,改用蘑菇熬的高汤。连送餐路线都精心设计过,保证十分钟内能从出餐点覆盖到主要写字楼。
其实在城南批发市场,同样的红烧排骨饭,巷口小店卖二十二,装修精致的连锁店要四十八。这就像买衣服,地摊货和专卖店的价格能差出十倍。现在很多年轻人忙得脚不沾地,宁愿多花点钱吃个放心。
我后来在商场碰到那家快餐的老板,他正盯着新装修的中央厨房。“我们这价钱真不是乱定的,”他擦着汗说,“光这套恒温配送设备就投了四十多万。现在啊,不是便宜才有市场,关键是让人吃得舒心。”
傍晚路过写字楼,正好看见白领们在取餐。有个姑娘边扫码付款边对同事说:“比叫外卖贵些,可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想对自己好点儿。”她拎着的包装袋印着素雅濒辞驳辞,在夕阳下泛着细碎金光。
看来这凌海800元快餐贵不贵的问题,就像问奢侈品包包值不值那个价。对需要的人来说,精心配比的营养、稳定的品质和及时的服务,这些隐形的价值或许真就值这个价钱。这倒让我想起个事儿——上周楼下开了家叁十八元的平价自助,结果第叁天就因为食材不新鲜被投诉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