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美团暗语2025, 类似身体暗号标题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玄乎。前两天跟朋友吃饭,他神神秘秘地划着手机屏幕,嘟囔着现在点外卖都能碰到“暗号”了。我凑过去一看,是个美团外卖的聊天界面,对方发了句“老地方见”,朋友回了句“带伞了吗”。我当时就愣住了,这哪儿是点外卖,分明是谍战片接头现场。
说实话,刚开始我完全没往别处想。毕竟现在外卖行业竞争激烈,商家搞点小花样吸引顾客也正常。可后来仔细一琢磨,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你说要是真订餐,直接说“我要宫保鸡丁”不就行了,干嘛非得整这些云山雾罩的话?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猜谜游戏,只不过现在的“谜面”换成了外卖平台的聊天框。
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行话”
后来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发现这类现象还真不少。有时候是商家主动发来奇怪的消息,有时候是顾客在备注里写些看不懂的内容。比如有人会在备注里写“多加辣”,可点的明明是甜品;还有人会写“需要特殊服务”,这谁能猜透到底要什么服务?
我认识的一个外卖小哥跟我说,他经常遇到这种“暗语订单”。最夸张的一次,顾客在备注里写了句“月黑风高夜”,配送地址还是个公园的长椅。小哥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报了警。结果你猜怎么着?就是普通的外卖订单,顾客说就是觉得好玩。这事儿闹的,把警察叔叔都惊动了。
说真的,现在点个外卖怎么就这么难呢?记得以前订餐,打个电话说清楚要什么,半小时后热腾腾的饭菜就送到家了。哪像现在,还得先学一套“暗语”,跟对暗号似的。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我辞耻迟了,跟不上这时代的节奏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隐晦的表达方式确实让人担忧。万一真有人利用外卖平台做不该做的事呢?比如那些“身体暗号”,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创新了,而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危险游戏。
前两天还有个新闻,说某地警方破获了一起通过外卖平台进行非法交易的案件。嫌疑人就是在订单备注里使用特定暗语,比如“特殊按摩”、“深夜陪聊”之类的。被抓后还狡辩说就是普通服务,可谁家正经按摩需要在外卖平台下单?
我在想啊,平台是不是该管管这事儿了。毕竟美团这类外卖平台的本意是方便大家的生活,不是给不法分子提供便利的。要是哪天点开美团,满屏都是看不懂的暗语,那咱们普通用户还敢放心点外卖吗?
其实解决方法也不难,平台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识别这些可疑的关键词。比如对聊天内容和订单备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就立即核实。要是确认有问题,该封号封号,该报警报警。总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行为,把整个外卖环境搞得乌烟瘴气的。
作为普通用户,咱们也得多个心眼。要是遇到可疑的商家或订单,该举报就举报。毕竟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人人有责不是?再说了,谁也不想点个外卖还惹上一身麻烦。
说到底啊,科技发展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不是让简单的事情变复杂。点外卖就好好点外卖,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干什么?要是真想玩猜谜游戏,不如去买本谜语大全,那才叫专业对口。
现在每次打开外卖软件,我都会多留意两眼。倒不是想研究什么暗语,就是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科技改变生活不假,但有时候也把人性那点事儿暴露得清清楚楚。你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