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栖霞深夜小巷是否开放

发布时间:2025-11-03 06:09:44 来源:原创内容

栖霞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

晚上十点,我站在栖霞的街头,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了这个问题。白天的热闹劲儿早就过去了,车流稀疏下来,路灯的光昏黄黄的,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风一吹,路边梧桐树的叶子沙沙响,更显得周围静悄悄的。这个时候,那些纵横交错、充满了烟火气的小巷子,它们还在吗?

说它们“在”,似乎是一句废话,巷子又没长腿,当然还好好地待在那儿。可我琢磨的,是另一种“在”。是那种还有灯光从门缝里透出来、还有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响、还有生活气息在流动的“在”。而不是一个冷冰冰、黑漆漆、空无一物的水泥建筑集合。

我决定往里走一走。拐进一条熟悉的巷口,情况和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几家小卖部还亮着灯,老板娘坐在柜台后面看着手机,偶尔有晚归的邻居进来买包烟或者一瓶酱油,简短地聊上两句。再往里走,一些住在巷子深处的住户窗口也透着光,或许是加班刚回来的年轻人,也可能是还没休息的老人。巷子并没有睡去,它只是换了一种节奏,从白天的喧嚣,转入了夜晚的低语。

这种安静,和白天是完全不同的体验。白天的巷子是属于所有人的,吵吵嚷嚷,充满活力。而夜晚的巷子,更像属于它自己,或者说,属于那些真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你能闻到空气中飘着的、若有若无的饭菜香,虽然晚了,但那是家的味道。你能听到某扇窗户里传来的、细碎的电视声。这一切都让你觉得,这里不是旅游景点,而是实实在在过日子的地方。

那么,栖霞深夜小巷是否开放呢?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开放”指的是什么?如果说,是指像商业步行街那样灯火通明、欢迎所有游客,那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深夜的小巷,更多是向内“开放”的,它对归家的居民开放,对熟悉这里的老街坊开放。

我注意到,一些巷子口安装了自动感应的路灯,人一走进去,灯就亮了,像是在默默地为你引路,又不会整夜浪费电。这种设计很贴心,既保证了基本的照明安全,又不打扰这份夜晚的宁静。它仿佛在说:如果你是归人,欢迎回家;如果你是偶然到访的客人,也请轻声慢行,不要惊扰了这里的好梦。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位大叔坐在自家门口的小凳子上,慢悠悠地抽着烟。他看到我,点了点头,没有多问。那种默契,像是彼此都懂得这个时间还在巷子里漫步的人,各有各的原因,但都不是坏人。这种信任感,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是很少能感受到的。

所以,如果你问我,栖霞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我的回答是:有的。它们不仅物理上存在,更以一种充满温情的、生活化的方式“活”着。它不再是白天的那个“它”,卸下了迎来送往的疲惫,露出了更本真、更柔软的一面。你可以去走走,但请记得,放轻你的脚步,压低你的声音,把自己当成一个短暂的、安静的听众,去聆听这座城市入睡前均匀的呼吸。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