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那里有站小巷的,洪湖附近有小巷站点
说起洪湖,很多人可能先想到的是那“洪湖水呀浪打浪”的歌声,还有那一望无际的荷塘。可我最近去了一趟,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偶然发现的一个挺特别的地方——洪湖那里有站小巷的。
那天本来是想去湖边走走,看看残荷,吹吹风。结果走着走着,就拐进了一条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巷子。巷口也没个醒目的牌子,要不是朋友之前提过一嘴“洪湖附近有小巷站点”,我可能就直接走过去了。这巷子不宽,两边是些老旧的民居,墙皮有些剥落,露出了里面的青砖。阳光从屋檐的缝隙里漏下来,在石板路上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影,一下子就把外面的喧嚣隔开了。
巷子里的慢时光
我放慢了脚步往里走。巷子两边还真有些小店,都不是那种招摇的门面。一家小小的理发店,老师傅正给一位老街坊修面,动作不紧不慢的。旁边是个修鞋铺,老师傅低头忙活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听着特别踏实。再往里有家杂货铺,卖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门口摆着几个小马扎,几个老人家正坐在那儿下棋聊天。
这感觉真挺奇妙的。外面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人行色匆匆,可一进这巷子,时间就好像慢了下来。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一会儿下棋,有个大爷抬头冲我笑了笑,指了指旁边的空马扎。我摆摆手,没好意思打扰他们的雅兴,但心里是暖的。这种随和、这种不设防的友善,在大城市里已经很少见了。
我想,这可能就是“洪湖那里有站小巷的”独特之处吧。它不单是指一个地理位置,更像是一个生活的避风港,保留着某种快要失传的生活气息。
巷子深处有家不大的甜品铺,我走了进去。老板娘很热情,推荐了他们家的红豆沙。味道确实不错,甜而不腻,能尝出是花了时间慢慢熬出来的。我一边吃一边和老板娘闲聊,她说她在这巷子里开店十几年了,来的多是熟客。“现在的人都爱去大商场,但我们这种小店,总还有人记得。”她说这话时,脸上是平和的笑容。
是啊,这种“洪湖附近有小巷站点”的存在,确实让人安心。它像城市里的毛细血管,虽然不起眼,却链接着最真实的生活。那些连锁店千篇一律,而这里的每家小店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故事。
走出巷子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回头看看那条安静的小巷,它与背后现代化的高楼形成了有趣的对比。我在想,城市发展这么快,这样的老巷子还能存在多久呢?但愿它们能被好好保留下来,不只是作为怀旧的标本,而是作为活生生的、可触摸的记忆。
下次如果你也去洪湖,不妨也找找看这些“洪湖那里有站小巷的”。不必刻意规划路线,就那么随意地拐进去,慢慢地走,细细地看。你会发现,在湖光水色之外,洪湖还有这样的一面——它不那么起眼,却更加真实,更加温暖。那些巷子里的手艺、那些老店的味道、那些闲适的午后时光,都是这座城市的另一张面孔,值得我们去遇见,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