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小区上课约茶,镇江小区约课品茶
这几天路过小区广场,总能看到叁五成群的邻居拎着茶具往活动室走。起初还以为是业主聚会,后来才听说,这是社区新开的茶艺课堂,教大家怎么泡茶、品茶。说实话,这种把课堂搬进小区的做法挺新鲜的,既不用跑老远,又能学到东西。
上周叁下午,我跟着楼下的王阿姨去听了节课。推开活动室的门,茉莉花的香气就飘了过来。二十多个人围坐在长桌旁,中间摆着茶海和青瓷茶具。教茶的张老师是本地茶厂的退休师傅,说话带着点儿镇江口音:“咱们今天先泡雨花茶,水温要控制在85度,高冲低斟才出味。”
当茶香遇见邻里情
看着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舒展,坐在旁边的李姐笑着说:“以前下班就窝在家里刷手机,现在来这儿学泡茶,还能认识对门的邻居。”她的话让我想起刚搬来时,整栋楼都认不全几个人。现在倒好,借着学茶的机会,连六楼的退休教师和二楼的新婚小夫妻都熟络起来了。
张老师教我们闻香时特别提醒:“别急着喝,先看汤色,再闻茶香。”他演示怎么用盖碗分茶,动作行云流水。轮到我们动手时,场面就热闹了——有人手抖把茶水洒了一桌,有人被烫得直吹手指头。不过谁都不介意,反而互相指点着怎么拿壶更稳当。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弄堂里,家家户户端着饭碗串门的光景。现在高楼是越住越高,人情味儿反倒淡了。可这镇江小区上课约茶的活动,又把大家拉回了从前的亲近。王阿姨说得实在:“在这儿学的不仅是泡茶,更是怎么把日子过出滋味来。”
第叁次去上课时,我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原本安排在下午叁点的课,一点多就有人来了。大家自发地带来自家做的茶点,边喝茶边聊孩子上学、菜场物价。茶艺课不知不觉成了邻里交流的驿站,那种轻松自在的氛围,和正儿八经的培训课完全不一样。
张老师现在会根据季节调整课程内容。春天教辨明前茶,夏天做冷泡茶,入秋后开始学焙火候。最近这次镇江小区约课品茶,他特意选了叁种不同产地的龙井,让我们对比着喝。说来也怪,同样的茶叶,用不同手法冲泡,味道确实差得远。就像他说的:“茶无贵贱,适口为珍。喝茶这事儿,自己觉得舒服最重要。”
课程快结束时,新来的住户小陈悄悄问我:“下次还能带朋友来吗?”她说公司同事听说这儿有茶艺课,都羡慕住在我们小区。这话让我挺感慨的,原来生活中的小确幸,有时候就是一杯茶的温暖。
现在每周最期待的就是茶课那天。不是因为能学到多专业的茶道,而是喜欢那种围坐在一起的踏实感。茶叶在壶里浮沉,邻居们在桌前说笑,这种光景,比什么都让人觉得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