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做大活的地方,定西劳务市场集散地
早上六点半,天刚蒙蒙亮,定西劳务市场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老张把叁轮车停在路边,掏出馍馍啃了两口,眼睛却一直盯着市场大门口。这是他第叁年来这儿等活了,用他的话说,“这儿可是定西做大活的地方,手艺人不怕没饭吃”。
清晨的等待
七点整,市场铁门哗啦啦拉开,人群像潮水般涌进去。老张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他在这个行当混得久,知道急不得。市场里顿时热闹起来,电工、瓦工、木工各自聚成堆,工具包搁在脚边,有人蹲着抽烟,有人站着闲聊,但所有人的耳朵都竖着,留意着每一个可能雇主的问话。
“要说这定西劳务市场集散地,还真像个露天的人才库。”在市场管理处工作的李大姐一边整理登记表一边说,“每天早上这里都聚集着几百号手艺人,从装修到维修,啥工种都有。”她在这儿工作了十年,见证了多少人从生手变成老师傅。
老张今天运气不错,刚站定就有个年轻人来找他粉刷墙面。谈好价钱后,老张乐呵呵地收拾工具:“这定西做大活的地方就是靠谱,只要手艺好,不愁接不到活儿。”
手艺人的坚守
市场东南角是老李的地盘,他专门做防水工程。这会儿他正给客户讲解施工细节:“卫生间防水得做叁遍,每一遍都得干透了才能做下一遍。”老李说话实在,干活更实在,回头客特别多。他拍了拍工具箱:“在定西劳务市场集散地干活,靠的就是口碑。你糊弄人家一次,以后在这圈子里就难混了。”
中午时分,市场里安静了许多。找到活的人早就出发去工地了,没找到的就在树荫下打盹,或者叁五一堆打扑克。老张今天收工早,回来时还帮着隔壁摊位的王师傅带了份午饭。这种互相照应的情况在市场里很常见,大家虽然各干各的,但遇到困难时都会搭把手。
下午两点多,突然下起了小雨。没带伞的人赶紧往棚子里躲,市场顿时挤得水泄不通。有人开玩笑说:“这下可好,大家都成了’落汤鸡’,谁也别笑话谁。”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等待似乎也不那么难熬了。
市场的变迁
在市场管理办公室,李大姐翻出几本旧相册:“你看这是十年前的劳务市场,那时候就在路边站着等活。现在好了,有了固定的场所,还能给大伙提供热水、充电这些服务。”她指着窗外说,“这个定西做大活的地方,这些年变化可真不小。”
夕阳西下,市场又渐渐恢复了宁静。老张收拾好工具,和几个老伙计道别后,骑着他的叁轮车消失在暮色中。明天,这个定西劳务市场集散地又将迎来新的一天,继续见证着这些手艺人用汗水和技能书写的生活故事。
市场门口的小卖部老板一边收拾货架一边说:“这些人啊,虽然辛苦,但活得踏实。每天早上看着他们满怀希望地来,晚上看着他们疲惫但满足地离开,就觉得这地方特别有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