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城市如何找巷子,亳州怎样寻找小巷
亳州城市如何找巷子
来亳州的朋友常问我:那些藏着老药店和砖雕的巷子到底在哪儿?其实在亳州找巷子,真不需要什么攻略地图。你从曹操运兵道景区出来,别急着往大路走,就顺着围墙根往西溜达。看到青石板路变窄、屋檐伸出竹竿晾着衣裳的地方,只管往里走——巷子们就像老树根系,自然带着你往城市脉络里钻。
我头回在亳州找巷子也闹过笑话。跟着导航转了叁圈,明明显示"白布大街"就在眼前,眼前却是修车铺的卷帘门。后来修车师傅用扳手往斜对面一指:"那不!冰糖葫芦摊子后面不就是?"这才恍然大悟——亳州的巷口常缩在商铺间隙里,要么藏在炸麻花的油锅香气后头,得像捉迷藏似的侧身寻。
老北关的巷子最有意思。麻条石铺的路面被岁月磨得温润,夏天光脚踩上去还残留着白天的暖意。巷子宽的地方能过叁轮车,窄的段落得抬手扶墙错身。某次在爬子巷遇见摇扇子的老爷子,他指着墙根泛白的药渣说:"瞧见没?这巷子叁百年前就飘着白芍味儿。"后来才知那是明清药商晾晒药材的巷道,难怪每块砖都像被药香腌入味了。
亳州怎样寻找小巷
要感受亳州巷子的烟火气,得挑对时辰。清晨五点半,打铜巷会响起挑担卖豆汁的梆子声;午后叁点的江宁会馆后巷,阳光正好把木窗棂的影子投成菱形格子;等夜幕初垂,顺着油炸馍的香气能摸到灯火通明的夜宵巷子。这些时刻的巷子不再是通道,反倒成了盛满生活的容器。
记得在老祖宅巷见过神奇一幕:午后的阳光斜穿过屋檐,把半条巷子切成明暗两半。亮处有阿姨坐在马扎上拆纱窗,暗处蹲着大叔修理旧收音机。两家门槛相距不到两米,却像活在两个平行时空。正要拍照时,修收音机的大叔突然举起修好的机器,邓丽君的歌声从喇叭淌出,瞬间把整条巷子染成了暖黄色。
现在亳州怎样寻找小巷也有了新法子。除了问路边下象棋的大爷,还能观察共享单车的流向——车流突然在某个路口分流消失的地方,八成藏着巷子入口。上周就在新华路拐角,跟着送煤气罐的叁轮车钻进帽铺街,意外发现整条巷子都在手工制作演出用的雉鸡翎,老师傅说全中国的戏台子都来这儿订货。
这些巷子看着彼此相通,其实各有脾性。有的巷子抬头能看见现代玻璃幕墙,像时空交错的隧道;有的巷子终年飘着熟地黄的药香,经过时衣襟都沾着甘苦味;还有的巷子墙头探出百年皂角树,秋天落满一地黄澄澄的果实。它们从不同方向延伸,最终都通向亳州人最日常的生活现场。
偶尔会遇见巷道改造的蓝围挡,但拐个弯又能找到延续的老风景。就像在解放巷看见拆迁提示时,隔壁院子突然传来胡琴声拉着的《涡河谣》,拉琴的老人笑着说:"拆了墙还是亳州,调子断不了。"墙皮会剥落,门牌会更新,可巷子深处蒸馍的热气、药杵的撞击声、孩童追逐的笑闹,始终在青砖黛瓦间流转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