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那里有站小巷,江都站边小巷位置
江都那里有站小巷,江都站边小巷位置
每次有朋友第一次来江都,问我出了火车站该怎么走,我总会先反问一句:“你是想走大路,还是想穿小巷?”走大路嘛,宽敞是宽敞,导航也精准,但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对,少的就是那股子地道的烟火气。
所以啊,我多半会指着火车站旁边那片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居民区,告诉他们:“喏,就在那,江都那里有站小巷,钻进去就是了。”这话听起来有点像是在分享一个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小秘密。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巷子。它们就像是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虽然不起眼,却链接着最鲜活的生活。站在巷口往里望,头顶是交错纵横的电线,像是五线谱,偶尔停落的麻雀便是跳跃的音符。两旁的墙壁斑斑驳驳,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有的地方还探出几枝绿植,给这片灰色调添了几分生机。
往里走,你会发现这江都站边小巷位置真是别有洞天。脚下是石板铺的路,被经年累月的脚步磨得发亮。巷子不宽,有时候对面来个骑自行车的大爷,你还得侧身让一让。大爷通常会按一下铃铛,朝你点点头,那眼神里的意思是“多谢啦,老街坊”。
巷子两边,是紧挨着的小铺面。有理发店,老师傅拿着推子,正跟躺在椅子上的老主顾聊着昨天的球赛。有杂货铺,老板娘坐在小马扎上摘着青菜,店里的商品从针头线脑到油盐酱醋,一应俱全。偶尔还能闻到一阵卤菜的香味,那是深处那家熟食店开锅了,那股浓郁的香气,能飘满整条巷子,勾得人直流口水。
在这片地方,你问江都那里有站小巷怎么走,可能没人能给你说出个“向东五百米再向南”的准确答案。但他们会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你。“往前走,闻到王婆家的烧饼香,再往右拐,看到那棵大槐树就到了。”你看,这里的坐标是味道,是景物,是活生生的记忆。
我特别喜欢在傍晚时分来这里。天色将暗未暗,家家户户的灯火次第亮起,不是那种晃眼的白炽光,而是温暖的、昏黄的灯光。窗户里传出炒菜的滋啦声、电视的新闻声、大人的呼唤和孩子笑闹声,这些声音混在一起,一点都不觉得吵,反而让人觉得安心。你会觉得,哦,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踏实,温暖,触手可及。
有时候想想也挺有意思。火车站代表着迎来送往,是奔波的起点和终点,充满了离别与重逢。而与它仅有一墙之隔的这些小巷,却固守着一种缓慢而恒常的节奏。它安抚着旅人的疲惫,也承载着居民的日常。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时空,就在这里奇妙地融合了。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江都,在行程里抽出半个小时,别急着赶往下一个景点。不妨到江都站边小巷位置去转一转。你不用刻意去寻找什么风景,只需要放慢脚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那条看似普通的巷子,会告诉你一个对于这座城市的、更加真实和温暖的故事。